[实用新型]一种智能穿戴手表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146592.2 | 申请日: | 2019-07-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0733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 发明(设计)人: | 程灵宗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晶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44C5/00 | 分类号: | A44C5/00;A44C5/14;A44C5/20;G04G17/04;G04G17/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权智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8 | 代理人: | 王新爱 |
| 地址: | 2260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穿戴 手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穿戴手表,其结构包括活动钩件、限位条、第一表带、手表壳体、防夹器、第二表带、表带孔、智能芯片,本实用新型将防夹器设在对应第一表带与第二表带的位置上,安装块内置的顶件均朝向内侧,对应位置底层设有弹性件,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形变,使得位于活动槽凹槽处的顶件带动叠片同步活动,隔层与安装块内壁直线摩擦,则阻块在安装块内部自动调整活动时带来的位移影响,弹性件除去外力后又恢复原状,外部由安装块直接作为防夹保护,内部含有位移补偿功能,活动时具有较灵活的空间缝隙,进而提高了智能手表的舒适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智能穿戴手表,属于智能手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智能手表是一种可穿戴产品,是具有信息处理能力,符合手表基本技术要求的手表,大多智能手表对应表带的地方留有空隙,穿戴者在使用过程中活动幅度较大时容易被夹到皮肉,导致舒适性下降。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穿戴手表,以解决大多智能手表对应表带的地方留有空隙,穿戴者在使用过程中活动幅度较大时容易被夹到皮肉,导致舒适性下降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智能穿戴手表,其结构包括活动钩件、限位条、第一表带、手表壳体、防夹器、第二表带、表带孔、智能芯片,所述手表壳体横向状态下其右侧设有第一表带,所述手表壳体上设有内嵌式智能芯片,所述手表壳体上设有位于右端处的活动钩件,所述第一表带上设有位置不变的限位条,所述手表壳体上设有分设两边且相间隔的防夹器。
进一步地,所述防夹器包括安装块、阻块、隔层、弹性件、活动槽、顶件、叠片,所述安装块上设有内嵌式阻块,所述阻块与叠片之间设有夹心式隔层,所述弹性件装设在活动槽的凹口处,所述活动槽开口处设有可触接手表壳体两侧的顶件,所述手表壳体两侧设有等高且水平嵌接的安装块。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表带装设在手表壳体的左端连接处。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表带与相间隔的左侧带有表带孔的第二表带的高度相水平对应。
进一步地,所述活动钩件装设在嵌接第一表带的凹槽处。
进一步地,所述叠片装设在对应顶件的内侧前端处。
进一步地,所述隔层可与安装块内壁直线摩擦。
进一步地,所述叠片与底侧弹性件可活动相触。
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穿戴手表,防夹器设在对应第一表带与第二表带的位置上,安装块内置的顶件均朝向内侧,对应位置底层设有弹性件,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形变,使得位于活动槽凹槽处的顶件带动叠片同步活动,隔层与安装块内壁直线摩擦,则阻块在安装块内部自动调整活动时带来的位移影响,弹性件除去外力后又恢复原状,外部由安装块直接作为防夹保护,内部含有位移补偿功能,活动时具有较灵活的空间缝隙,进而提高了智能手表的舒适性能。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穿戴手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防夹器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中:活动钩件-1、限位条-2、第一表带-3、手表壳体-4、防夹器-5、安装块-71、阻块-72、隔层-73、弹性件-74、活动槽-75、顶件-76、叠片-77、第二表带-6、表带孔-7、智能芯片-8。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晶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通晶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4659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布袋除尘用阀门的防护装置
- 下一篇:一种液压缸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