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柔性耐高温电缆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145625.1 | 申请日: | 2019-07-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1254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7 |
| 发明(设计)人: | 赵国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广来电气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B7/04 | 分类号: | H01B7/04;H01B1/02;H01B5/08;H01B7/02;H01B7/29;H01B7/295;H01B7/42 |
| 代理公司: | 33282 衢州维创维邦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龚洋洋 |
| 地址: | 317100 浙江省台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外保护套 绝缘层 电缆芯线 纤维束 丙二醇单甲醚乙酸酯 偏苯三酸三辛酯 导热 聚氯乙烯树脂 三元乙丙橡胶 圆周均匀分布 本实用新型 柔性耐高温 珍珠岩颗粒 碳纤维束 原料组成 纯铜线 云母带 束绞 轴向 掺杂 电缆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柔性耐高温电缆,包括若干的电缆芯线及外保护套层。所述的电缆芯线由若干的纯铜线束绞合而成;所述的外保护套层由三元乙丙橡胶、聚氯乙烯树脂、丙二醇单甲醚乙酸酯及偏苯三酸三辛酯原料组成;并在所述的电缆芯线与外保护套层之间设置有绝缘层,所述的绝缘层的材质为云母带。在所述的外保护套层内掺杂珍珠岩颗粒。在所述的外保护套层内设置有若干轴向均匀分布的纤维束组,所述的纤维束组由若干以绝缘层为中心按圆周均匀分布在外保护套层内的导热碳纤维束构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线电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柔性耐高温电缆。
背景技术
电缆将电力或信息从一处传输到另一处的导线,每组导线之间相互绝缘,并常围绕着一根中心扭成,整个外面包有高度绝缘的覆盖层。电缆具有内通电,外绝缘的特征,电缆有电力电缆、控制电缆、补偿电缆、屏蔽电缆、高温电缆、计算机电缆、信号电缆、同轴电缆、耐火电缆、船用电缆、矿用电缆、铝合金电缆等等,电缆多为直流电缆,户外敷设较多,需防潮、防暴晒、耐寒、耐热、抗紫外线,某些特殊的环境下还需防酸碱等化学物质。
目前,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用电量大为增加,各种电气设备用量的陡增,但是现有的电缆在耐高温能方面较弱,其次缺乏柔软性不利于弯曲使用,这些都是实际存在而又急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柔韧性好且耐高温的电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柔性耐高温电缆,包括包括若干的电缆芯线及外保护套层。所述的电缆芯线由若干的纯铜线束绞合而成;所述的外保护套层由三元乙丙橡胶、聚氯乙烯树脂、丙二醇单甲醚乙酸酯及偏苯三酸三辛酯原料组成;并在所述的电缆芯线与外保护套层之间设置有绝缘层,所述的绝缘层的材质为云母带。在所述的外保护套层内掺杂珍珠岩颗粒。在所述的外保护套层内设置有若干轴向均匀分布的纤维束组,所述的纤维束组由若干以绝缘层为中心按圆周均匀分布在外保护套层内的导热碳纤维束构成。
外保护套层由三元乙丙橡胶、聚氯乙烯树脂、丙二醇单甲醚乙酸酯及偏苯三酸三辛酯原料组成,即确保了线缆本体的柔性,又提升了外保护套层的耐高温性能;并在所述的电缆芯线与外保护套层之间设置材质为云母带的绝缘层,从而使绝缘层内部具有耐高温性能和耐燃烧性能。外保护套层内设置珍珠岩颗粒,作为耐高温矿石颗粒的珍珠岩颗粒确保外保护套层的耐高温性能。导热碳纤维束能起到良好的导热作用,从而降低外保护套层内的热量积累,从而提高了外保护套层的使用寿命。
所述的导热碳纤维束由外保护套层与绝缘层的连接侧的端面处延伸至外保护套层的外侧端面。从而能顺利得带出保护套层内的热量带出,进而确保了导热碳纤维束的导热与散热的效果。
在所述的电缆芯线外设置有一层内保护层,所述的内保护层的材质为全氟醚橡胶。通过在电缆芯线外设置有一层材质为全氟醚橡胶内保护层,内保护层的设置即确保了电缆整体的柔韧性,又能提高电缆芯线外部的绝缘性能,还能提高耐高温性能。
在所述的内保护层内设置由耐高温纤维层,所述的耐高温纤维层的材质为多晶莫来石纤维,所述的耐高温纤维层与内保护层为一体式成型。通过在内保护层内设置有材质为多晶莫来石纤维的耐高温纤维层,耐高温纤维层的设置能进一步提高内保护层整体的耐高温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及相应的部件名称:1-外保护套层、1a-导热碳纤维束、2-电缆芯线、3-绝缘层、4-内保护层、4a-耐高温纤维层。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广来电气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广来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4562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