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触控显示屏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45572.3 | 申请日: | 2019-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0229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发明(设计)人: | 周小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维业达触控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 |
代理公司: | 上海波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64 | 代理人: | 杨波 |
地址: | 215026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显示屏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触控显示屏,包括触控模组、显示模组和贴合层,所述触控模组与所述显示模组经所述贴合层粘合在一起形成整体结构,其中,所述贴合层包括微纳结构及环绕在所述微纳结构周边用于粘合所述触控模组与所述显示模组的粘贴部。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触控显示屏的制作方法,用于制作上述触控显示屏。通过设置微纳结构及环绕微纳结构的粘贴部,使触控显示屏在具有全贴合效果,还能够降低粘贴部使用成本;同时,通过采用此种设计的贴合层将触控模组与显示模组进行粘贴,能够有效降低触控显示结构厚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触控显示屏的粘贴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触控显示屏。
背景技术
电子设备的触控屏幕得到了大众的青睐,而在制作外挂式触控屏幕时需要将触控模组与显示模组进行贴合。
现有技术中,在将触控模组与显示模组进行贴合时,通常采用光学胶全贴合的方式实现触控模组与显示模组全贴合。而现有的全贴合方式通常将触控模组与显示模组的贴合面涂满。但是,此种全贴合的方式不仅需要更多的光学胶而增加了使用成本;同时,若涂布的光学胶厚度太小,容易造成触控模组与显示模组发生碰撞而损坏,若涂布的光学胶厚度太厚,会增加触控显示结构的整体厚度。
前面的叙述在于提供一般的背景信息,并不一定构成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的触控显示屏,在满足触控模组与显示模组全贴合时达到降低触控显示屏厚度。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触控显示屏,包括触控模组、显示模组和贴合层,所述触控模组与所述显示模组经所述贴合层粘合在一起形成整体结构,其中,所述贴合层包括微纳结构及环绕在所述微纳结构周边用于粘合所述触控模组与所述显示模组的粘贴部。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微纳结构具有多个凸起,所述凸起的截面形状为两弧形边由靠所述触控模组一侧朝所述显示模组或靠所述显示模组一侧朝所述触控模组延伸相交。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贴合层的厚度为20~200μm。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贴合层的厚度为50μm。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触控模组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基底、第一结构层、绝缘支撑层和第二结构层,所述第二结构层设置在所述贴合层远离所述显示模组一侧的表面,其中,所述第一结构层包括第一光胶层和第一导电层,所述第一导电层设置在所述第一光胶层上;所述第二结构层包括第二光胶层和第二导电层,所述第二导电层设置在所述第二光胶层上。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光胶层设有第一图形凹槽,所述第一导电层嵌设在所述第一图形凹槽内;所述第二光胶层设有第二图形凹槽,所述第二导电层嵌设在所述第二图形凹槽内。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触控显示屏,通过设置微纳结构及环绕微纳结构的粘贴部,该微纳结构在触控模组与显示模组进行贴合时起支撑作用,能够有效防止贴合时触控模组因空气间隙吸附在显示模组表面而产生气泡等缺陷,从而能够产生全贴合的效果且增强触控灵敏度;同时,采用此种设计的贴合层,由于粘贴部设置在微纳结构的周围,不仅能够降低粘贴部的使用成本,而且能够减少贴合的不良率,还能够有效降低触控显示屏的厚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触控显示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触控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触控显示屏的制作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4为图3中制备触控模组的步骤流程图;
图5为图3中制备第一导电层的步骤流程图;
图6为图3中制备第二导电层的步骤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维业达触控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维业达触控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4557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发动机活塞安装器
- 下一篇:一种降噪型干砂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