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井口光杆密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45418.6 | 申请日: | 2019-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8969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0 |
发明(设计)人: | 李钟济;王周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钟济 |
主分类号: | E21B33/03 | 分类号: | E21B33/0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6500 山东省滨州***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井口 光杆 密封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井口光杆密封装置,采用润滑腔和海绵形式对光杆进行润滑,减少光杆磨损。除垢溶液腔和海绵对水垢进行预处理,采用皮刷除去光杆上的水垢及蜡结晶。设置多个膨胀液环,结合多个充液口可对膨胀液环进行再次加压,从而再次加紧盘根,提高盘根利用率。调位螺栓、滚珠结合万向球可对光杆扶正调偏。设置环形活塞和液压腔,通过向液压腔充液可推动活塞继而推动盘根向外移动,实现盘根自动推出。与现有的井口光杆密封装置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自润滑、除蜡除垢、盘根利用率高、扶正调偏、盘根自动推出、密封性能好、可靠性高等特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采油工程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井口光杆密封装置。
背景技术
在油井生产过程中,井口密封装置里面的密封圈易磨损造成密封性能差,井口漏油、污染环境、浪费资源。近几年,采油厂主要使用的是普通密封盒,无论内外丝的革新,都必须加入皮垫子,需要频繁的更换,对于正常生产井平均两周更换一次密封圈,但对井口要求居中,人工更换密封圈频率较多;对于光杆偏磨、不上液、排量不正磨损更严重。抽油机盘根盒漏油是光杆内盘根因多种甚至复合原因而发生刺漏引起的,盘根刺漏直接引起油、气、水向外界渗漏,它的危害不仅仅影响时率、产量,更大的危害是造成人身伤害、污染环境。油、气、水的渗漏不仅容易造成滑倒、窒息等人体危害,还存在火灾、爆炸等安全隐患,而且污染了土地和空气。含水较高的油井,润滑性能差,腐蚀严重,容易造成泄漏。一两天就需要更换一次密封圈,严重者甚至造成油井停抽现象;虽然多次改革密封盒,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对于光杆偏磨、不上液、高含水井、高罐台钢架结构压力大,仍然泄漏,效果不是十分理想,不能很好的解决井口漏油问题,增加了采油工的劳动强度,消耗了采油生产材料费用。
目前,部分油气田已经进入中后期,受油井压力温度变化、含水升高、外来水引入等油水溶液性质变化,易造成钙镁离子形成沉淀,光杆结垢,对盘根造成损坏。同时,对于高含蜡原油,蜡结晶从原油内析出后会在光杆上形成挂壁,也会损坏光杆和盘根。现有的密封装置不具备除垢除蜡的功能,无法预防水垢和蜡结晶对装置的损害。在现场中由于抽油机安装、人工校抽、油水性质变化等原因,都会造成光杆上下往复运动时,对井口中信产生一定的随机性偏摆,导致盘根偏磨。现有的密封装置不具备扶正调偏功能,无法避免光杆偏摆。在光杆上下往复运动时,光杆与密封装置产生摩擦,而现有的密封装置多数不具备自润滑功能,导致光杆和密封装置构件磨损严重。盘根对光杆具有密封功能,而密封装置使用一段时间后,盘根均会产生磨损而需要更换盘根,但盘根的取出具有一定的难度,现有的密封装置多采用人工手动取出,无法实现盘根自动推出,费时费力,给操作人员带来较大的麻烦。同时,盘根磨损后即需要更换盘根,无法对盘根进行再次加紧,致使盘根利用率较低、更换频率较高、运行成本和材料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润滑、除蜡除垢、盘根利用率高、扶正调偏、盘根自动推出、密封性能好、可靠性高的新型井口光杆密封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润滑腔和海绵形式对光杆进行润滑,减少光杆磨损。除垢溶液腔和海绵对水垢进行预处理,采用皮刷除去光杆上的水垢及蜡结晶。设置多个膨胀液环,结合多个充液口可对膨胀液环进行再次加压,从而再次加紧盘根,提高盘根利用率。调位螺栓、滚珠结合万向球可对光杆扶正调偏。设置环形活塞和液压腔,通过向液压腔充液可推动活塞继而推动盘根向外移动,实现盘根自动推出。
本实用新型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钟济,未经李钟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4541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