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翻转机构及其托臂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45212.3 | 申请日: | 2019-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8010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发明(设计)人: | 张杰;刘成祥;李乐奇;朱成军;景恒朝;李林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曹县爱伦金属加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74 | 分类号: | B65G47/74 |
代理公司: |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471 | 代理人: | 史明罡 |
地址: | 274400 山东省菏泽***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翻转 机构 及其 组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翻转机构及其托臂组件,涉及铜管材加工技术领域,翻转机构的托臂组件包括用于支撑铜铸坯的托臂以及设置在所述托臂上的护板,所述护板与所述托臂均为呈条状的矩形板,所述护板的两侧面上均设有卡槽,所述托臂的两侧均设有卡块,各个所述卡块均包括与所述托臂的上端面相连接的连接部以及与所述连接部相连接、并向所述托臂的内部弯折的弯钩部,两个所述弯钩部分别伸入于两个所述卡槽内、以使所述托臂与所述护板相卡紧。如此设置,通过卡槽与弯钩部的卡接配合,既能够实现托臂与护板的连接,也避免了因螺栓连接易造成铜铸坯表面磕碰导致报废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铜管材加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翻转机构及其托臂组件。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一般铜铸坯从备料架转到工作区需要通过翻转机构实现,翻转机构的托臂对铜铸坯起支撑作用,由于托臂为钢结构件,强度和硬度大,容易损坏铜铸坯,所以在铜铸坯与托臂之间设有护板。现有技术中,托臂与护板二者为沉头螺栓固定,护板上设有沉头孔,托臂上设有螺纹孔,通过螺栓由护板至托臂进行连接,但这种连接方式容易造成螺栓松动,螺纹孔损坏且不易被发现,而且螺栓的螺帽突出,时间久了会导致铜铸坯的表面被磕碰,严重的话会使铜铸坯报废。
因此,如何解决现有技术中翻转机构的托臂因螺栓连接易造成铜管表面磕碰设置报废的问题,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要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翻转机构及其托臂组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翻转机构的托臂因螺栓连接易造成铜管表面磕碰设置报废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翻转机构的托臂组件,包括用于支撑铜铸坯的托臂以及设置在所述托臂上的护板,所述护板与所述托臂均为呈条状的矩形板,所述护板的两侧面上均设有卡槽,所述托臂的两侧均设有卡块,各个所述卡块均包括与所述托臂的上端面相连接的连接部以及与所述连接部相连接、并向所述托臂的内部弯折的弯钩部,两个所述弯钩部分别伸入于两个所述卡槽内、以使所述托臂与所述护板相卡紧。
优选地,所述卡槽由所述护板的一端贯穿至所述护板的另一端。
优选地,所述弯钩部与所述卡槽的结构和大小相同。
优选地,所述卡槽与所述弯钩部的横截面均为矩形。
优选地,所述弯折部垂直设置在所述托臂的侧边位置,且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弯钩部相垂直。
优选地,所述托臂、所述连接部、所述弯钩部三者之间为一体成型结构。
优选地,所述托臂与所述卡块的材质均为不锈钢。
优选地,所述护板的材质为尼龙。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翻转机构,包括主轴以及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主轴上的多个托臂组件和用于将所述铜铸坯架持至所述托臂组件上的多个支撑臂,各个托臂组件、各个所述支撑臂均沿所述主轴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且所述支撑臂和所述托臂组件分别位于所述主轴的两侧,其中托臂组件为上述的托臂组件。
优选地,各个所述支撑臂的上端面均为弧形面,且各个所述支撑臂的表面均套设有尼龙套。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翻转机构的托臂组件包括用于支撑铜铸坯的托臂以及设置在托臂上的护板,护板与托臂的轮廓均为条状的矩形板,护板的两侧面上均设有卡槽,托臂的两侧均设有卡块,各个卡块均包括与托臂的上端面相连接的连接部以及与连接部相连接、并向托臂的内部弯折的弯钩部,两个弯钩部分别伸入于两个卡槽内、以使托臂与护板相卡紧。如此设置,通过卡槽与弯钩部的卡接配合,既能够实现托臂与护板的连接,也避免了因螺栓连接易造成铜铸坯表面磕碰导致报废的问题。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曹县爱伦金属加工有限公司,未经曹县爱伦金属加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4521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