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LED光源车灯的配光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45009.6 | 申请日: | 2019-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0143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发明(设计)人: | 蔡卫撑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天翀车灯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41/141 | 分类号: | F21S41/141;F21S41/24;F21S41/25;F21S45/47;F21W107/10 |
代理公司: | 杭州永曙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80 | 代理人: | 商旭东;杨斌 |
地址: | 318027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led 光源 车灯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LED光源车灯的配光结构,其包括LED灯和支架,支架一侧具有开口槽,开口槽的开口端嵌入有导光板,LED灯固装于开口槽底面上,导光板与LED灯之间还设有准直器,准直器的入光面朝向LED灯,且准直器抛物面焦距与LED灯的光轴中心线同轴,准直器朝向导光板的端面具有内凹的嵌入槽,导光板的入光面与导光板的嵌入槽形成嵌设配合,且导光板的入光面与嵌入槽底面之间留有间隙,嵌入槽底面构成准直器的出光面。该车灯的整条配光花纹亮度值均匀连贯,视觉效果美观时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LED光源车用灯具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LED光源车灯的配光结构。
背景技术
车灯一般是由光源、反射镜面、灯体、灯座和面罩等组成。随着环保节能主题的发展,汽车灯具领域也随之发明了多种节能装置,如已经广泛应用的LED灯和导光板等配件,采用LED灯作为车灯光源,可以达到省电节能、延长寿命等作用,而导光板的设置可以充分利用光源,节约灯源数量,达到节能作用。
随着汽车灯具的快速发展,车灯除了在环保节能方面有所突破,也更加注重车灯灯光的科技动感,以及注重能否带给用户美感体验。而现有技术中的LED光源车用灯的配光结构是将LED灯珠直接放置在单层的导光板底部或放置在单层导光板侧边,光源直接照射发出光线,导致光线亮度值不均匀,LED灯光线的颗粒感明显,不能满足炫丽的科技动感和良好的美感体验等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LED光源车灯的配光结构,该车灯的整条配光花纹亮度值均匀连贯,视觉效果美观时尚。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LED光源车灯的配光结构,包括LED灯和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一侧具有开口槽,开口槽的开口端嵌入有导光板,LED灯固装于开口槽底面上,导光板与LED灯之间还设有准直器,准直器的入光面朝向LED灯,且准直器抛物面焦距与LED灯的光轴中心线同轴,准直器朝向导光板的端面具有内凹的嵌入槽,导光板的入光面与导光板的嵌入槽形成嵌设配合,且导光板的入光面与嵌入槽底面之间留有间隙,嵌入槽底面构成准直器的出光面。
上述结构中,导光板的局部嵌入支架的开口槽中,尤其是其入光面一侧,其出光面一侧呈小幅度倾斜延伸,LED灯固定安装在支架开口槽底面上,该LED灯与导光板的入光面之间还有准直器,LED灯的光线经过准直器的聚焦后进入导光板入光面并经导光板出光面射出,光线更为均匀连贯。
进一步的,所述导光板的入光面与准直器的出光面相互平行,导光板的入光面与准直器的出光面之间的间隙距离为1-3mm。
上述结构中,导光板的入光面与准直器出光面之间平行设置,由LED灯发出的光线经准直器出光面出来后,均以同一角度进入导光板,避免光线在进入导光板时发生角度变化,导致光线从导光板射出时,光线强弱变化不一的现象产生,导光板与准直器之间的间距设置刚好允许光线从准直器发出后,进入导光板。
进一步的,所述准直器的出光面设有出光花纹纹路,准直器的出光花纹面面积大于导光板的入光面面积。
上述结构中,准直器出光花纹面比导光板的入光面大,准直器的光能有效的全部均匀照射到导光板的入光面;然后导光板的出光花纹面能够将光均匀的照射出去,达到光型视觉效果整体均匀,美观感十足的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导光板的出光面中心线与光轴中心线存在倾斜角,倾斜角度≤8°。
上述结构中,导光板与光轴中心线之间的倾斜角度维持在8°以内,可以保证导光板的出光花纹面能够将光均匀的照射出去,达到光线整体均匀的视觉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支架底面设有铆接点,LED灯经铆接结构固装于支架的铆接点处。
上述结构中,LED灯经铆接结构固定于支架上,便于安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天翀车灯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天翀车灯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4500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