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光源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44847.1 | 申请日: | 2019-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9845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发明(设计)人: | 马崇迪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崇迪 |
主分类号: | F21L4/00 | 分类号: | F21L4/00;F21V17/12;F21V21/096;F21V21/34;F21V23/00;F21V23/04;F21Y11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舟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50 | 代理人: | 潘聪聪 |
地址: | 100083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 光源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携光源,包括壳体、安装在壳体内的光源以及分别安装在所述壳体两端的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所述壳体的至少一个平面上设有倒T型凹槽滑轨;至少两个磁吸块设置在所述倒T型凹槽滑轨内,且能在所述倒T型凹槽滑轨内滑行。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携光源,结构简单,可以随时拆缷,随装随用,适用于移动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照明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光源。
背景技术
光源作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电器,与生活质量息息相关,现在的光源大多都是通过各种固定方式固定在一个地方,或者用底座直接放置在台面上,当需要移动光源时,必须繁琐拆除才可以使用,不能灵活拆取放置,影响了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和优点在下文的描述中部分地陈述,或者可从该描述显而易见,或者可通过实践本实用新型而学习。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携光源,包括壳体、安装在壳体内的光源以及分别安装在所述壳体两端的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所述壳体的至少一个平面上设有倒T型凹槽滑轨;至少两个磁吸块设置在所述倒T型凹槽滑轨内,且能在所述倒T型凹槽滑轨内滑行。
可选地,所述第一端盖和/或第二端盖的侧壁上设有侧壁磁吸块。
可选地,所述倒T型凹槽滑轨与所述侧壁磁吸块不在同一个平面上。
可选地,所述第二端盖内设有与所述光源相连的控制电路板,所述第二端盖上设有供电插口。
可选地,所述便携光源包括供电线,通过所述供电插口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电性相连。
可选地,所述供电线上设有电控开关。
可选地,所述第一端盖和/或第二端盖上设有固定插槽。
可选地,所述固定插槽的末端直径大于其开口端直径。
可选地,所述便携光源包括光源支臂,所述光源支臂的一端设有与所述固定插槽相匹配的固定插头。
可选地,所述第一端盖和/或第二端盖上设有与所述固定插槽相联通的螺纹孔,所述便携光源包括与所述螺纹孔相匹配的手拧螺丝。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携光源能直接吸附在具有铁磁性的材料上,可以随时拆缷,随装随用,适用于移动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携光源的俯视图。
图2为图1所示的便携光源的沿A-A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携光源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控制电路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携光源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便携光源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携光源,包括壳体10以及安装在壳体10内的光源。壳体10的横截面呈“冂”型,在壳体10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端盖11与第二端盖12。
壳体10的至少一个平面上设有倒T型凹槽滑轨15,至少两个磁吸块16设置在倒T型凹槽滑轨15内,且能在倒T型凹槽滑轨15内滑行,根据安装面的大小,可以调节。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壳体的3个平面上均设有倒T型凹槽滑轨,且每个倒T型凹槽滑轨上均设有至少两个磁吸块,如此,该便携光源的每一个面都可以吸附在安装面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崇迪,未经马崇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4484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