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编织袋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44156.1 | 申请日: | 2019-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0382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朱剑飞;姜博宽;钟承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南昌江鑫龙海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33/02 | 分类号: | B65D33/02;B65D33/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70000 海南省昌江县***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编织袋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编织袋,包括顶部呈开口状结构的编织袋,所述编织袋的外侧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框,所述第一固定框的上端面拐角处均固定连接有呈竖直分布的滑套,所述编织袋外侧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框,所述第二固定框的下端面拐角处位于滑套的内侧滑嵌有呈竖直分布的滑柱,所述第二固定框的上端面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有盖板。本实用新型中,首先,内部设置有保持结构,这种结构既编织袋的放置和开口支撑处理,同时便于编织袋高度的调节处理,从而提升了编织袋的功能性,其次,开口处设置有磁吸式密封结构,这种结构可将编织袋的开口处进行磁吸密封处理,从而便于使用者的日常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编织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编织袋。
背景技术
编织袋,又称蛇皮袋。是塑料袋的一种,用于包装,其原料一般是聚乙烯、聚丙烯等各种化学塑料原料。编织密度是指100mm×100mm编织物内,经纬纱的根数。
然而现有的编织袋仍存在不足之处:首先,内部无设置保持结构,不便于编织袋的放置和开口支撑处理,功能性较差,其次,开口处无设置密封结构,需要使用绳类进行捆绑处理,操作起来费时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不便于编织袋的放置和开口支撑处理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编织袋。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编织袋,包括顶部呈开口状结构的编织袋,所述编织袋的外侧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框,所述第一固定框的上端面拐角处均固定连接有呈竖直分布的滑套,所述编织袋外侧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框,所述第二固定框的下端面拐角处位于滑套的内侧滑嵌有呈竖直分布的滑柱,所述第二固定框的上端面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有盖板。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一固定框和第二固定框的水平截面均呈矩形结构,且第一固定框和第二固定框内径均等于编织袋的外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滑套和滑柱呈过渡配合。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滑套的顶部开口处外侧通过螺纹呈水平旋合连接有贯穿滑套的锁紧螺柱,且锁紧螺柱的内端与滑柱的外表壁相互贴合。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盖板的下端面外周固定连接有第二磁吸条,所述第二固定框的内侧位于编织袋的上方固定连接有与第二磁吸条相互贴合的第一磁吸条。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盖板的上端面中部安装有把手。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内部设置有保持结构,在编织袋的外侧底部和顶部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框和第二固定框,第一固定框的设置,便于编织袋底部的放置处理,第二固定框的设置,便于编织袋开口处的支撑处理,同时在第一固定框和第二固定框之间设置有滑套、滑柱和锁紧螺柱,既便于第一固定框和第二固定框之间的固定处理,同时也便于第一固定框和第二固定框间距的调节处理,这种结构既编织袋的放置和开口支撑处理,同时便于编织袋高度的调节处理,从而提升了编织袋的功能性。
2、本实用新型中,开口处设置有磁吸式密封结构,在盖板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磁吸条,在第二固定框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磁吸条,需要将编织袋的开口处进行密封处理时,将盖板旋至水平,在第一磁吸条和第二磁吸条之间的磁吸作用下,盖板便会吸附在第一固定框的内侧,从而将编织袋的开口处进行覆盖,这种结构可将编织袋的开口处进行磁吸密封处理,从而便于使用者的日常使用。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南昌江鑫龙海塑料制品有限公司,未经海南昌江鑫龙海塑料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4415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纺织用纺织面料退浆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消防建设的给水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