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冷热双效制冷空调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41492.0 | 申请日: | 2019-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4206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3 |
发明(设计)人: | 吴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贝园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13/00 | 分类号: | F25B13/00;F25B39/04;F25B41/04;F25B4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21 | 代理人: | 葛宏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冷热 制冷 空调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冷热双效制冷空调,本实用新型由压缩机、四通阀、使用侧换热器、热力膨胀阀、壳管式冷凝器,翅片换热器构成;各部件之间通过管道连接。户外换热器为翅片散热器。本实用新型设置有壳管式的冷凝器,在本实用新型的制冷过程当中,高温的冷媒进入壳管式冷凝器,而不直接进入到翅片换热器,因此本实用新型不会在户外翅片换热器的铜管或翅片上产生水垢;并且利用壳管换热器较高的传热系数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若当壳管的冷凝器产生水垢,可以利用现有成熟的壳管式冷凝器的成熟清洗方法进行清洗,清洗成本低、效率高。本实用新型兼具水冷式冷水机组的高能效及风冷式热泵的制热功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空调机,以及该空调机的制冷方式。
背景技术
空调即空气调节器,用于给室内区域提供处理空气温度变化,对该房间内空气的温度、湿度、洁净度和空气流速等参数进行调节,以满足人体舒适或工艺过程的要求。
现有的空调一般为冷暖两用空调,空调一般使用的冷媒是氟利昂。氟利昂的特性是:由气态变为液态时,释放大量的热量。而由液态转变为气态时,会吸收大量的热量。压缩机将气态的冷媒压缩为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然后送到冷凝器(室外机)散热后成为常温高压的液态制冷剂,所以室外机吹出来的是热风。
然后到节流装置,进入蒸发器,由于制冷剂从节流装置到达蒸发器后空间突然增大,压力减小,液态的制冷剂就会汽化,变成气态低温的制冷剂,从而吸收大量的热量,蒸发器就会变冷,室内机的风扇将室内的空气从蒸发器中吹过,所以室内机吹出来的就是冷风。
制热的时候采用四通阀使制冷剂在冷凝器与蒸发器的流动方向与制冷时相反,所以制热的时候室外吹的是冷风,室内机吹的是热风。
现有的户外散热器通常为翅片散热器,在工作的时候,冷媒进入到户外散热器,进行热交换,比如放热或者是吸热。在冷媒散热过程中,目前采用有冷媒在翅片换热器中与空气进行换热;冷媒在翅片换热器中与喷淋水进行换热。冷媒与空气进行热交换因为传热系数较低导致制冷系统冷凝温度高,能效较低。而将冷媒与喷淋水在翅片换热器进行散热,存在着如下的弊端:因为在制冷的过程当中,进入到户外散热器内的冷媒为高温状态(约40度左右),冷媒通过在户外换热器内的铜管内进行循环,将热量传递到铜管或者是铜管上设置的散热片上,然后通过向铜管或者是散热片上洒冷却水进行冷却。因此在散热片或者是铜管上会产生水垢,当水垢积压到一定的厚度的时候,就会严重的影响散热效果,于是需要对水垢进行清洗,目前对水垢进行清洗的方法,最常用的为酸洗,但是在酸洗过程当中会严重的腐蚀铜管或散热片,降低散热器的使用寿命;同时,由于清洗散热片或者是铜管的工作非常的麻烦,也增加清洗工作量。
因此有必要改进现有的空调制冷或制热结构设置方式。对换热循环方案进行进一步的优化。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户外散热器维护,减少户外散热器维护损耗,以此增加户外散热器使用寿命的一种冷暖双效空调。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冷热双效制冷空调,包括空调制冷系统部分,空调制冷系统部分由压缩机、四通阀、使用侧换热器、节流装置,翅片换热器、壳管式冷凝器、冷媒管路阀门构成。各部件之间通过管道连接。
四通阀上设置有四通阀D端、四通阀E端、四通阀C端、四通阀S端。
压缩机上设置有压缩机D端与压缩机S端。压缩机D端连接到四通阀D端,压缩机 S端连接到四通阀S端。
使用侧换热器上设置有内一端、内二端。节流装置上设置有膨胀一端、膨胀二端。
户外换热器上设置有入水端、出水端、外一端、外二端。
本实用新型还设置有冷凝器,冷凝器上内设置有冷媒管与循环水管,冷媒管与循环水管在冷凝器内热交换。
冷媒管的两端有冷凝一端、冷凝二端。循环水管的两端为冷却一端、冷却二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贝园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贝园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4149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