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涡轮增压器进气电子卸压阀的吸隔音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41016.9 | 申请日: | 2019-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7847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4 |
发明(设计)人: | 石月奎;吴迪;顾灿松;王海洋;王福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汽研(天津)汽车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B77/13 | 分类号: | F02B77/13;F02B37/16 |
代理公司: | 天津滨海科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11 | 代理人: | 孙晓凤 |
地址: | 300457 天津市滨海新区开***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涡轮 增压 器进气 电子 卸压阀 隔音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涡轮增压器进气电子卸压阀的吸隔音机构,包括由三聚氰胺发泡材质制成的吸音罩盖和由尼龙材质制成的隔声罩外壳,所述吸音罩盖位于所述隔声罩外壳内,泄压阀位于吸音罩盖内;所述隔声罩外壳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泄压阀外壳和第二泄压阀外壳,该第一泄压阀外壳和第二泄压阀外壳卡接固定。该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涡轮增压器进气电子卸压阀的吸隔音机构,泄压阀工作时,气体通过卸压阀产生的泄气噪音部分被吸音罩盖吸收,部分穿透吸音罩盖后被隔声罩外壳反弹再次经过吸音罩盖,如此反复,使得泄气噪音逐渐被吸音罩盖吸收,可以有效的降低泄气阀噪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发动机领域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涡轮增压器进气电子卸压阀的吸隔音机构。
背景技术
增压发动机运行时,涡轮增压器工作,不断对管路内气体增压,其工作转速可达十余万转每分钟。当突然收油时,节气门关闭,但是增压器内转子由于惯性原因无法立刻停止运动,导致管路内压力增大,为了保护增压器,需要对其设置泄压阀。当收油时,泄压阀打开连通增压器前后管路,平衡管路内部压力。由于增压器泄压阀打开瞬间,管路内气体在高压作用下,高速流经阀体,发出尖锐的摩擦声,其频率在1000-10000Hz。泄压阀发出的中高频噪声经由壳体辐射到空气中,并最终传递到车内,使得驾驶员听到尖锐的啸叫声。
发明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中提到的技术问题情况,该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用于涡轮增压器进气电子卸压阀的吸隔音机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涡轮增压器进气电子卸压阀的吸隔音机构,泄压阀底部与涡轮增压器连通,涡轮增压器与压气机进气管连通,该吸隔音机构包括由三聚氰胺发泡材质制成的吸音罩盖和由尼龙材质制成的隔声罩外壳,所述吸音罩盖位于所述隔声罩外壳内,泄压阀位于所述吸音罩盖内;
所述吸音罩盖和所述隔声罩外壳上均设有供电控线束插入的线束通孔;
所述隔声罩外壳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泄压阀外壳和第二泄压阀外壳,该第一泄压阀外壳和第二泄压阀外壳卡接固定。
进一步,所述隔声罩外壳还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进气管外壳和第二进气管外壳,所述第一进气管外壳和第二进气管外壳卡接固定;所述压气机进气管位于该第一进气管外壳和第二进气管外壳形成的空间内;所述第一进气管外壳位于所述第一泄压阀外壳下部,并与所述第一泄压阀外壳一体成型。
进一步,所述第一泄压阀外壳边缘处设有第一半孔,所述第二泄压阀外壳边缘处设有第二半孔,该第一半孔和第二半孔相对设置,并形成所述线束通孔。
进一步,所述隔声罩外壳与所述吸音罩盖间为过盈配合,所述吸音罩盖与所述泄压阀间为过盈配合。
进一步,所述吸音罩盖在非挤压状态下的厚度为8-15mm。
进一步,所述隔声罩外壳的厚度为3-8mm。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在增加吸隔音机构后,泄压阀工作时,气体通过卸压阀产生的泄气噪音部分被吸音罩盖吸收,部分穿透吸音罩盖后被隔声罩外壳反弹再次经过吸音罩盖,如此反复,使得泄气噪音逐渐被吸音罩盖吸收,可以有效的降低泄气阀噪音。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中泄压阀、涡轮增压器、压气机进气管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中泄压阀套上吸隔音机构后俯视方向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中泄压阀套上吸隔音机构后主视方向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中吸音罩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中隔声罩外壳的组装路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汽研(天津)汽车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中汽研(天津)汽车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4101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取液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透气性测试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