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的加热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40682.0 | 申请日: | 2019-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8103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发明(设计)人: | 丁毅;左权;杜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卓力能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4F40/46 | 分类号: | A24F40/46 |
代理公司: | 深圳鼎合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81 | 代理人: | 林宏津;彭家恩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石岩街道***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溶胶 产生 装置 加热 组件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的加热组件,包括基体和电热元件,基体具有渗入面和气溶胶释放面;电热元件包括发热电阻线路和至少两个导电线路;每个导电线路均与发热电阻线路的一端对应连接,用于连接电源,以使发热电阻线路通电;电热元件设置于气溶胶释放面,渗入面用于供气溶胶基质渗入,以将气溶胶基质引导到电热元件上,发热电阻线路在通电时发热,对气溶胶基质进行加热以形成气溶胶。通电时通过发热电阻线路在气溶胶释放面发热,与螺旋结构的电热合金线相比,发热电阻线路的发热温度分布均匀,解决了传统加热组件的加热温度分布不均匀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加热组件,特别涉及一种应用于加热式气溶胶产生装置的加热组件。
背景技术
传统加热式气溶胶产生装置一般采用电热合金线绕制成螺旋结构的发热体与多孔基体结合形成加热组件,其具有工艺简单、成本低的优势,因此被广泛采用,然而螺旋状的发热体存在着许多自身的缺陷,比如发热时温度两端低中间高容易出现局部温度过高,故而有待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的加热组件,用以解决传统加热组件的加热温度分布不均匀的问题。
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的加热组件,包括:
基体,其具有渗入面和气溶胶释放面;以及
电热元件,包括发热电阻线路和至少两个导电线路;每个导电线路均与发热电阻线路的一端对应连接,用于连接电源,以使发热电阻线路通电;
所述电热元件设置于所述气溶胶释放面,所述渗入面用于供气溶胶基质渗入,以将气溶胶基质引导到所述电热元件上,所述发热电阻线路在通电时发热,对气溶胶基质进行加热以形成气溶胶。
作为所述加热组件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气溶胶释放面为平面,所述发热电阻线路在同一平面内延伸,形成至少一条电阻轨迹。
作为所述加热组件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发热电阻线路和导电线路均为金属板材镂空形成。
作为所述加热组件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热元件还包括引线,所述引线的一端与导电线路连接,另一端用于连接电源的电极;所述导电线路的边侧具有第一开口,所述导电线路从第一开口处弯折。
作为所述加热组件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电线路有两个,分别位于发热电阻线路的两端。
作为所述加热组件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电线路的宽度大于所述发热电阻线路的宽度。
作为所述加热组件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基体开设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朝向发热电阻线路的一面为所述气溶胶释放面。
作为所述加热组件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发热电阻线路的边缘至少部分嵌入所述第二开口的内壁。
作为所述加热组件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基体为可渗透气溶胶基质的多孔基体。
作为所述加热组件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基体的侧壁开设有通孔,用于供气溶胶释放,和/或,供气溶胶基质导到电热元件上。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
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的加热组件,包括基体和电热元件,基体具有渗入面和气溶胶释放面;电热元件包括发热电阻线路和至少两个导电线路;每个导电线路均与发热电阻线路的一端对应连接,用于连接电源,以使发热电阻线路通电;电热元件设置于气溶胶释放面,渗入面用于供气溶胶基质渗入,以将气溶胶基质引导到电热元件上,发热电阻线路在通电时发热,对气溶胶基质进行加热以形成气溶胶。通电时通过发热电阻线路在气溶胶释放面发热,与螺旋结构的电热合金线相比,发热电阻线路的发热温度分布均匀,解决了传统加热组件的加热温度分布不均匀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加热组件的立体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卓力能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卓力能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4068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