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余热回收储能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139790.6 | 申请日: | 2019-07-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4154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3 | 
| 发明(设计)人: | 杨垒;张运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锐牛新能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2D1/18 | 分类号: | F22D1/1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余热 回收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余热回收储能设备,锅炉本体包括锅炉外壁,锅炉外壁与炉膛之间由外到里依次设置有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一壳体与锅炉外壁之间形成第一腔体,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形成第二腔体,进水管贯穿锅炉外壁的侧面与第一腔体连通,第一腔体远离于进水管的一端与第二腔体连通,第二腔体靠近进水管一端与炉膛的进水口连通,进水管的内腔套装有辅助进水管,辅助进水管的一端依次贯穿第一壳体的侧面和第二壳体的侧面与炉膛的进水口连通;使得流经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的水流能够充分吸收炉壁上的余热,并加以储存利用,提高了炉壁余热回收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余热回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余热回收储能设备。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能源紧张,以及人民对生态环境的不断重视,人们对节能利用方面也越来越重视。在工业生产和家居生活中,对于加热、熔炼等环节,往往通过燃烧炉体来实现,炉体一般通过燃气、燃油或固体燃料的燃烧而产生热量用于工业生产加工和居家生活所需,在燃料燃烧的过程中,有部分热量通过炉壁扩散到周围环境中,不仅造成炉体周围的工作环境温度过高,影响周围人员的健康和舒适度,而且造成了能源的浪费。鉴于此,往往在炉壁上安装余热回收装置。
然而现有技术中的炉壁余热回收装置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弊端,例如:
目前,蒸汽锅炉普遍采用的炉壁余热回收装置往往为板式换热器和管式换热器,炉壁上的热量通过壁板或一般管体对腔体中的水流进行加热,加热后的水流通过管路导流至锅炉进水口中,达到回收利用炉壁表面热量的效果;但是吸收余热的水流在接入锅炉进水口的过程中存在热量散失,降低了炉壁余热回收的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余热回收储能设备,能够充分吸收炉壁上的余热,并加以储存利用,提高了炉壁余热回收的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余热回收储能设备,包括锅炉本体,所述锅炉本体的外部设置有进水管和蒸汽出口,所述锅炉本体的内部设置有炉膛,所述锅炉本体包括锅炉外壁,所述锅炉外壁与所述炉膛之间由外到里依次设置有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锅炉外壁之间形成第一腔体,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形成第二腔体,所述进水管贯穿所述锅炉外壁的侧面与所述第一腔体连通,所述第一腔体远离于所述进水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腔体连通,所述第二腔体靠近所述进水管一端与所述炉膛的进水口连通,所述进水管的内腔套装有辅助进水管,所述辅助进水管的一端依次贯穿所述第一壳体的侧面和第二壳体的侧面与所述炉膛的进水口连通。
优选的,所述第一壳体的外壁与所述锅炉外壁的内壁之间连接有第一翅片,所述第一壳体的内壁与所述第二壳体的外壁之间连接有第二翅片;通过翅片增加换热效率。
优选的,所述第一壳体外壁圆周上的第一翅片垂直连接在所述第一壳体外壁的母线上,所述第一翅片位于所述第一壳体侧面的部分沿所述第一壳体侧面的径向布置,所述第二壳体外壁圆周上的第二翅片垂直连接在所述第二壳体外壁的母线上,所述第二翅片位于所述第二壳体侧面的部分沿所述第二壳体侧面的径向布置。
优选的,所述进水管位于第一腔体一端的端面与所述第一壳体的侧面固定连接,且进水管位于所述第一腔体的外围开设有第一通孔。
优选的,所述第一壳体的内侧壁位于所述辅助进水管的外围固定连接有导管,且导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炉膛的进水口连通,所述导管位于所述第二腔体的外围开设有第三通孔。
优选的,所述辅助进水管靠近其进水端安装有截止阀。
优选的,所述第一壳体远离于所述进水管一端的外围开设有第二通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锐牛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经青岛锐牛新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3979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携移动式油烟机
 - 下一篇:一种用于矿产物料车的万向硬连接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