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推进式缸出布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39666.X | 申请日: | 2019-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8763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唐俊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盛虹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M11/20 | 分类号: | F16M11/20;F16M11/38 |
代理公司: | 苏州国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93 | 代理人: | 李凤娇 |
地址: | 215228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推进 式缸出布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推进式缸出布结构,包括底座,底座上固定安装有支柱,支柱上接触设置有支腿,支柱上焊接有衔接块,衔接块与支柱之间均接触设置有衔接板,衔接板上设置有转动槽,衔接块上固定安装有转盘,转盘与转动槽转动设置,衔接板上设置有内置孔,支腿上设置有圆柱凸起,圆柱凸起与内置孔的内壁接触。该推进式缸出布结构,通过将“7”字形的衔接板改成带内置孔的衔接板,使得圆柱凸起能够在内置孔内活动的同时,受到内置孔的限制,不会出现滑脱的情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推进式缸技术领域,具体为推进式缸出布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的出布机架体在衔接板位置常采用的形状为类似“7”字形的钩体结构,这种衔接板结构在工作时,经常会出现与圆柱凸起滑脱的情况,容易引发安全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推进式缸出布结构,以解决传统形状的衔接板与圆柱凸起容易出现滑脱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推进式缸出布结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固定安装有支柱,所述支柱上接触设置有支腿,所述支柱上焊接有衔接块,所述衔接块与支柱之间均接触设置有衔接板,所述衔接板上设置有转动槽,所述衔接块上固定安装有转盘,所述转盘与转动槽转动设置,所述衔接板上设置有内置孔,所述支腿上设置有圆柱凸起,所述圆柱凸起与内置孔的内壁接触。
优选的,所述支柱上和支腿上均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上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块和第二支撑块,第一支撑块紧贴支柱,第二支撑块紧贴支腿。
优选的,所述底座上通过轴支架转动连接有轴套,轴套上固定连接有缸体,缸体上设置有活塞杆。
优选的,所述支柱上焊接有安装板,安装板上转动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安装块和防脱块,安装块和防脱块分别紧贴安装板。
优选的,所述安装块上固定连接有杆套,杆套与活塞杆滑动套设,且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推进式缸出布结构,通过将“7”字形的衔接板改成带内置孔的衔接板,使得圆柱凸起能够在内置孔内活动的同时,受到内置孔的限制,不会出现滑脱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衔接板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衔接板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转轴位置及连接示意图。
图中:1底座、11支柱、12支腿、13衔接块、14衔接板、15转盘、16转动槽、17内置孔、18圆柱凸起、2第一转轴、21第一支撑块、22第二支撑块、3轴套、31缸体、32活塞杆、4安装板、41第二转轴、42安装块、43防脱块、5杆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2和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推进式缸出布结构,包括底座1,底座1上固定安装有支柱11,支柱11上接触设置有支腿12,支柱11上焊接有衔接块13,衔接块13与支柱11之间均接触设置有衔接板14,衔接板14上设置有转动槽16,衔接块13上固定安装有转盘15,转盘15与转动槽16转动设置,衔接板14上设置有内置孔17,支腿12上设置有圆柱凸起18,圆柱凸起18与内置孔17的内壁接触,内置孔17的空间满足支腿12转动时,圆柱凸起18的活动范围,圆柱凸起18的厚度与衔接板14的厚度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盛虹集团有限公司,未经盛虹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3966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保健食品加工用原料粉碎设备
- 下一篇:一种防晒耐磨的PE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