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耐高压油箱隔离阀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139617.6 | 申请日: | 2019-07-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8699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 发明(设计)人: | 史庆旺;高永强;王佑;吴伟;许正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九昌新能源技术(镇江)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K1/00 | 分类号: | F16K1/00;F16K1/36;F16K31/06;F16K27/02;F02M25/08 |
| 代理公司: | 南京源古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00 | 代理人: | 马晓辉 |
| 地址: | 212000 江苏省镇江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压 油箱 隔离 | ||
一种耐高压油箱隔离阀,包括隔离阀阀体、密封圈、电控线、阀体进气管、导流隔板、阀体出气管;隔离阀阀体包括壳体、活动管、线圈和动铁阀芯,密封圈设置于壳体内侧壁,活动管配合密封圈与壳体实现固定;线圈周向环绕设置于活动管外侧壁;动铁阀芯设置于壳体内部,动铁阀芯与隔离阀阀体呈滑动设置;电控线与线圈实现电连接;阀体进气管设置于隔离阀阀体一侧;导流隔板设置于阀体进气管内壁一端;阀体出气管设置于隔离阀阀体底端。本实用新型制造成本较低,外形体积小;不同工况下排气时,油箱内压力保持稳定,排气顺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燃油系统领域,特别是一种耐高压油箱隔离阀。
背景技术
油箱内的汽油经过挥发产生油蒸汽进入炭罐,吸附在炭罐里的活性炭上;常规燃油汽车行驶时,发动机内形成负压并将油蒸汽从活性炭上脱附吸进发动机内进行燃烧,而不会使炭罐里的油蒸汽越积越多,从而溢出外界污染环境。如果是“插电式油电混合汽车”,发动机长时间不工作,发动机内就形成不了负压,就不会使油蒸汽受负压的影响从活性炭上脱附进入发动机了,汽油挥发后的油蒸汽就会不断进入炭罐,炭罐里的活性炭吸附饱和后,就会溢出外界污染环境;为了防止污染环境,需要在油箱和炭罐中间增加一个“油箱隔离阀”,就是为了汽车在使用电池驱动电机行驶或停车时,“油箱隔离阀”处于关闭状态,阻止油箱里的油蒸汽进入炭罐,但由于燃油箱是密不透气的,油箱无法排气,油箱内的压力会随着油箱的温度变化和剧烈晃动而升高,当油箱内部压力达到大约35kPa时,超过了油箱的承受范围,为了考虑安全,“油箱隔离阀”就在高压下打开排气,使油箱内的压力恢复到正常值,在此种压力状态下油箱里高流量的油蒸汽需要从液位控制阀(FLVV)排出,约200升/分钟,但由于“FLVV”是机械阀门,过高的流量产生的吸力,会将FLVV的阀芯浮子向上推动而使FLVV关闭,造成油箱无法继续排气,使用“油箱隔离阀”可以避免这个缺陷。当汽车加油时,“油箱隔离阀”打开,使加油顺利从炭罐排出大气,满足加油顺畅性;在汽车电池电量消耗殆尽,使用发动机工作的时候,“油箱隔离阀”打开排气。现有的油箱隔离阀结构控制阀体的开启与关闭,在泄压的过程中无法根据油箱内压力大小调节泄压压力,泄压过程压力不稳定,油箱内压力不能保持稳定值。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耐高压油箱隔离阀,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耐高压油箱隔离阀,包括隔离阀阀体、密封圈、电控线、阀体进气管、导流隔板、阀体出气管;
所述隔离阀阀体包括壳体、活动管、线圈和动铁阀芯,所述壳体呈圆柱状,为中空结构,所述活动管呈圆管状结构,所述活动管中心呈通孔状,形成阀芯上通道,所述活动管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部,所述活动管顶端和底端呈向外翻折状结构,所述密封圈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侧壁,所述活动管配合密封圈与所述壳体实现固定;所述线圈周向环绕设置于所述活动管外侧壁,所述线圈与所述活动管实现横向限位;所述壳体内部底端与活动管底面围成空腔状结构,形成阀芯下通道;所述动铁阀芯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部,所述动铁阀芯包括上阀芯和下阀芯,所述上阀芯设置于所述下阀芯顶端,二者垂直固定连接呈一体式结构;所述上阀芯与所述阀芯上通道呈滑动设置,所述下阀芯与所述阀芯下通道呈滑动设置;所述电控线设置于所述隔离阀阀体一侧,所述电控线与所述线圈实现电连接;
所述阀体进气管设置于所述隔离阀阀体一侧,与所述隔离阀阀体垂直固定连接,呈一体式结构,所述阀体进气管一端与所述阀芯下通道侧面贯通连接,所述阀体进气管连通油箱和阀芯下通道;所述导流隔板设置于所述阀体进气管内壁一端,所述导流隔板呈横向设置,并与所述阀体进气管呈平行设置,两侧边与所述阀体进气管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导流隔板一端与所述阀芯下通道侧壁平齐;所述阀体出气管设置于所述隔离阀阀体底端,并与所述隔离阀阀体固定连接,呈一体式结构,所述阀体出气管一端呈弯折状,并与所述阀芯下通道底端贯通,所述阀体出气管连通阀芯下通道和炭罐。
进一步的,所述线圈的内径与所述活动管外径相适应,所述线圈高度与所述活动管高度相适应,所述线圈顶端和底端通过所述活动管两端的这边实现周向定位。
进一步的,所述阀芯下通道底端侧壁呈向内弯折的圆弧状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九昌新能源技术(镇江)有限公司,未经九昌新能源技术(镇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3961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弱筋小麦定量存储实验装置
- 下一篇:定型机风管起火蒸汽灭火控制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