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泡茶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38664.9 | 申请日: | 2019-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7088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30 |
发明(设计)人: | 苏庆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德化泥之初陶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G19/22 | 分类号: | A47G19/22;A47G19/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泡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泡茶器,包括:滤碗、套杯及茶杯,所述滤碗开口端外两侧均设有凹槽,所述套杯开口端内两侧均设有适配凹槽的圆弧凸起,所述滤碗适配在套杯内侧转动,所述套杯上设有放置在茶杯开口端的边缘凸起。其是结构简单、新颖、密封性好、方便分茶的泡茶器,且不容易烫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具用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泡茶器。
背景技术
茶是中华文化一颗璀璨明珠,几千年来国人就有饮茶习惯。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进步,人们更追求健康、方便、丰富多样的的饮茶方式,茶具的进步和创新也随之不断发展。
通常茶具由茶杯、茶盖、放置茶杯的茶盘组成,一般被称为盖碗茶,也有方便饮用便于携带与茶杯配合使用的公道杯。该茶具适于个人使用,在目前人们喜欢交友,共品一壶茶,共赞一方水的习惯下,既希望卫生又希望共赏时就需要分茶。上述盖碗茶有利于冲泡,是不可替代的茶具,但分茶较为困难,容易出现烫伤等事故。
中国专利201120064859.0公开了一种方便饮用的茶具,但该茶具密封性不能满足要求,容易渗水,茶杯底部流水孔在分茶时容易出现茶水横流现象,不利用饮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泡茶器,其是一种结构简单、密封性好、方便分茶的泡茶器,且不容易烫手。
为了达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新型泡茶器,包括:滤碗、套杯及茶杯,所述滤碗开口端外两侧均设有凹槽,所述套杯开口端内两侧均设有适配凹槽的圆弧凸起,所述滤碗适配在套杯内侧转动,所述套杯上设有放置在茶杯开口端的边缘凸起。
进一步,所述滤碗底端及套杯侧壁上分别设有滤孔一及滤孔二。
进一步,所述套杯另一端为弧形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将茶叶放置在滤碗中,滤碗通过圆弧凸起适配在凹槽内可在套杯中翻转,套杯带着翻转后的滤碗一起放置在茶杯中,茶水从滤孔一及滤孔二流入茶杯,其结构新颖、密封性好、方便分茶的泡茶器,且不容易烫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滤碗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套杯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套杯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滤碗适配在套杯内侧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滤碗在套杯内侧翻转后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套杯连带着滤碗放置在茶杯中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对照表:
1-滤碗、2-滤孔一、3-凹槽、4-套杯、5-圆弧凸起、6-滤孔二、7-边缘凸起、8-弧形端、9-茶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
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德化泥之初陶瓷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德化泥之初陶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3866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VOCs废气处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用于烟气干法脱硫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