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VOCs废气处理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136961.X | 申请日: | 2019-07-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7474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30 |
| 发明(设计)人: | 魏春光;梁燕;王静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寒暑科技新能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53/32 | 分类号: | B01D53/32;B01D53/00;B01D53/26;B01D46/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8052 广东省深圳市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vocs 废气 处理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环保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VOCs废气处理系统,包括净水池、水分子发生装置、VOCs废气处理装置和排放处理装置,所述水分子发生装置包括由饱和水蒸气输送管道连通的饱和水蒸气生成室和水分子生成室,所述饱和水蒸气生成室通过净水输送管道和所述净水池相连,所述水分子生成室通过水分子输送管道与所述VOCs废气处理装置相连,所述VOCs废气处理装置通过排出管道与所述排放处理装置相连。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处理VOCs废气具有环保、节能、安全、高效的特点,适用范围广,能够用于处理各类工业生产中产生的不同浓度VOCs废气,具有良好的推广和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环保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VOCs废气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和扩大,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极大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身体健康。环境污染可分为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地污染以及噪声污染等等,其中大气污染是我国目前比较突出的环境污染问题之一,最直接的体现是雾霾天气频发,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变差。
据统计,我国每年约有2200万吨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简称VOCs)废气排入空气中,相当于13亿人连续16 小时吸入空气量的总和,而且这个数字仍以年均9%的速度在增长。 VOCs废气排放量超过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是形成PM2.5的前提,是形成雾霾天气的重要原因之一,对人体的健康危害很大。一方面要对VOCs废气进行排放控制,一旦排放超标就要加以重罚,相关技术主要通过对VOCs废气进行净化并回收从而控制排放量,例如吸收法、吸附法、冷凝法和膜分离法等,但该类方法成本较高、流程多、工艺复杂且净化效率不高,不能从根本治理VOCs废气,是比较传统的处理技术,已逐渐不能满足当前的环保要求;另一方面对VOCs废气的清洁处理是新兴处理技术的主要目标,通过破坏性的方法将 VOCs废气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等可排放的无害物质,有效地提高 VOCs废气的净化效率,具有更高的环保效益。
目前,新兴的VOCs废气的清洁处理技术主要有燃烧法、生物分解法、光解净化法和低温等离子分解法等。燃烧法又可分为直接氧化燃烧和催化燃烧,例如RTO蓄热式焚烧法,是通过800-1000℃的高温进行氧化分解VOCs废气,虽然处理效果较好,但能耗高、对设备要求高、运营成本高、安全系数低;生物分解法是利用微生物将VOCs 废气降解为低害物质,但该技术处理量小、周期长、效果差,不适合实际应用;光解净化法是采用高能的UV紫外线裂解VOCs废气,但实践表明该技术不成熟,没有明确的治理效果;低温等离子分解法的原理是通过外电场将气体电离,生成高氧化性的自由基进行气态氧化反应,从而将VOCs废气分解为低害或无害物质,但该技术存在臭氧排放问题,且能量较低,只适用于处理低浓度的VOCs废气,对集中处理的高浓度工业VOCs废气净化效果较差。
鉴于上述现有VOCs废气处理技术存在能耗高、处理量小、周期长、不安全、臭氧排放等问题,亟需一种能够工业化处理VOCs废气,环保、节能、安全、高效的处理技术,特别是对于高浓度的工业VOCs 废气,同样具有优异的净化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VOCs废气处理系统,所述处理系统包括净水池、水分子发生装置、VOCs废气处理装置和排放处理装置,所述水分子发生装置包括由饱和水蒸气输送管道连通的饱和水蒸气生成室和水分子生成室,所述饱和水蒸气生成室通过净水输送管道和所述净水池相连,所述水分子生成室通过水分子输送管道与所述VOCs废气处理装置相连,所述VOCs废气处理装置通过排出管道与所述排放处理装置相连。
优选地,所述净水池中装有适量的净水,通过所述净水输送管道将净水输送到所述饱和水蒸气生成室,通过第一加热器将净水加热生成饱和水蒸气,生成的饱和水蒸气通过所述饱和水蒸气输送管道输送到所述水分子生成室,通过第二加热器将饱和水蒸气加热生成水分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寒暑科技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寒暑科技新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3696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