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对装式集成惯性作动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136958.8 | 申请日: | 2019-07-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1569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 发明(设计)人: | 刘金鑫;张骞;尹子玉;耿佳;刘一龙;陈雪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 主分类号: | F16F6/00 | 分类号: | F16F6/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覃婧婵 |
| 地址: | 710049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集成 惯性 作动器 | ||
本公开揭示了一种对装式集成惯性作动器,包括:作动器本体、定子部分、振子部分和散热部分。本公开通过对作动器进行对装式安装,一方面能大大提高永磁铁的利用率,减少漏磁现象增大气隙间的磁感应强度,提高作动器的作动能力;另一方面,各零部件之间采用间隙配合的方式,可根据工况灵活调整作动器的作动力和频率适应性。
技术领域
本公开属于振动主动控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对装式集成惯性作动器。
背景技术
目前机械装备正朝着高速化、精密化、智能化等方向发展,机械振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振动会影响精密仪器、仪表的性能,降低加工精度和光洁度,加剧结构件的疲劳和磨损,缩短机器和结构物的使用寿命,甚至会引起结构的破坏等严重后果。传统的振动被动控制技术不需要外界能量,装置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在许多条件下减振效果已能满足要求,但是当结构确定后,由于振动效果确定,因此无法适应外扰频率的变化,且对低频振动的减振效果不明显,越来越难以满足人们的要求。振动主动控制技术由于具有减振效果好、适应性强、低频控制效果好、灵活性强等潜在的优势,正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振动主动控制的性能不仅与控制算法有关,而且与作动器的作动性能直接相关。作动器是实施主动控制的关键部件,是主动控制系统的重要环节,其作用是根据控制器的输出信号,按照确定的控制规律向被控对象或系统施加控制力。目前,应用于主动控制的智能型作动器主要包括压电陶瓷作动器、压电薄膜作动器、电致伸缩作动器、磁致伸缩作动器、形状记忆合金作动器、伺服作动器和电流变流体作动器等,但这些作动器存在输出位移小、作动力小、响应速度慢、结构复杂和使用场合受限等问题,而电磁作动器具有响应快、结构简单、作动力大、驱动电流小和适用范围广等优点,在主动控制领域应用较为广泛。对装式集成惯性作动器属于电磁作动器中的一种,不仅具有电磁作动器的优点,而且尺寸小,占用空间小,可直接安装在受控结构上,对装式集成惯性作动器内部产生的作动力作用于作动器壳体上,并通过壳体作用于与壳体相连的受控机构,无需额外安装辅助装置,对要求结构紧凑或安装空间受限的场合,相对于传统的电磁作动器具有明显的优势。现有的惯性作动器设计受固有频率影响较大,针对不同固有频率要求,需要分别单独设计相对应的作动器,这不仅增加了作动器的设计加工成本,而且作动范围有限。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装式集成惯性作动器,通过采用对装式结构,能够提高永磁铁的利用率、增大气隙间的磁感应强度、提高作动器的作动能力、满足不同作动力需求。
本公开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一种对装式集成惯性作动器,包括:作动器本体、定子部分、振子部分及散热部分;其中,
所述作动器本体包括上端盖、上壳体、下端盖和下壳体,
所述上端盖和所述下端盖分别通过螺栓与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连接,
所述上壳体通过螺钉与所述下壳体连接;
所述定子部分包括线圈架、位于所述线圈架的上部的第一线圈和位于所述线圈架的下部的第二线圈,
所述线圈架上设置有凸缘,分别与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通过间隙配合的方式连接,
所述线圈架上设置有通线孔,所述第一线圈和所述第二线圈并联安装并通过通线孔沿相同方向缠绕在所述线圈架上,
所述第一线圈的正接线柱和所述第二线圈的正接线柱通过接线柱锁紧螺钉安装于所述上壳体,
所述第一线圈的负接线柱和所述第二线圈的负接线柱通过接线柱锁紧螺钉安装于所述下壳体;
所述振子部分包括导杆和安装于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上端盖之间的上弹簧片、上导磁筒、上导磁板、上永磁体以及安装于所述下壳体和所述下端盖之间的下弹簧片、下导磁筒、下导磁板、下永磁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3695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