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矩形顶管防水接头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36702.7 | 申请日: | 2019-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9048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30 |
发明(设计)人: | 郭红敏;周建华;王志红;戴惠兰;高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悉地(苏州)勘察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21/025 | 分类号: | F16L21/025 |
代理公司: | 苏州国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93 | 代理人: | 王丽 |
地址: | 215123***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矩形 防水 接头 结构 | ||
1.一种矩形顶管防水接头结构,包括前管节(1)和后管节(2),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管节(1)的后端外周侧上环设有第一承口套环(1a),所述后管节(2)的前端外周侧上环设有第二承口套环(2a),所述第二承口套环(2a)设置于所述第一承口套环(1a)外侧,所述第一承口套环(1a)和第二承口套环(2a)之间设置有挡泥圈(2b),所述第一承口套环(1a)和所述前管节(1)之间设置有遇水膨胀止水条(1b)和第一弹性密封胶(1c),所述第一承口套环(1a)和所述后管节(2)之间设置有第二弹性密封胶(2c)和齿形弹性密封圈(2d),所述前管节(1)和后管节(2)之间设置有缓冲垫(3),所述前管节(1)和后管节(2)接触面的内侧设置有第三弹性密封胶(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矩形顶管防水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管节(2)的前端外周侧为阶梯形结构,所述第二承口套环(2a)设置于所述阶梯形结构的最外侧,所述第二弹性密封胶(2c)和齿形弹性密封圈(2d)设置于所述阶梯形结构的最内侧,所述第一承口套环(1a)设置于所述第二承口套环(2a)和所述第二弹性密封胶(2c)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矩形顶管防水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泥圈(2b)与所述第二承口套环(2a)固定连接,所述挡泥圈(2b)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一承口套环(1a)和第二承口套环(2a)之间的间隙宽度3mm至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矩形顶管防水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遇水膨胀止水条(1b)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承口套环(1a)与所述前管节(1)连接处,所述第一弹性密封胶(1c)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承口套环(1a)、前管节(1)与所述缓冲垫(3)交汇位置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矩形顶管防水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齿形弹性密封圈(2d)包括至少两个突齿,每个所述突齿上端均与所述第一承口套环(1a)贴合,每个所述突齿均向背离所述前管节(1)的方向倾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矩形顶管防水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垫(3)的材质为松木、杉木或胶合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矩形顶管防水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垫(3)的厚度为10mm至30mm。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矩形顶管防水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垫(3)中部开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内设置有弹性密封垫(5)。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矩形顶管防水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弹性密封胶(4)的两侧均设置有细石混凝土区(6),每侧所述细石混凝土区(6)的宽度为50mm至100mm,厚度为30mm至50m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矩形顶管防水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承口套环(1a)借助第一固定钢筋(7)和所述前管节(1)的钢筋笼骨架连接,所述第二承口套环(2a)借助第二固定钢筋(8)和所述后管节(2)的钢筋笼骨架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悉地(苏州)勘察设计顾问有限公司,未经悉地(苏州)勘察设计顾问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3670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变电站电缆芯核对测量仪
- 下一篇:错位安装防护套筒组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