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管道内部堆积淤泥清掏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136298.3 | 申请日: | 2019-07-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3363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 发明(设计)人: | 余志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衡络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8B9/051 | 分类号: | B08B9/051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道 内部 堆积 淤泥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管道内部堆积淤泥清掏装置,包括管道本体、电机和动力杆,所述管道本体的内部安装有安装壳,且安装壳上安装有电机,并且电机上安装有动力杆,所述动力杆和联动筒相连接,且联动筒安装在安装壳上,并且联动筒的内部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固定在转杆上,且转杆上安装有转叶,所述挤压杆和挤压块相连接,所述控制杆安装在链条的内侧,所述工作筒安装在工作槽的内部,所述控制杆和齿块相连接,所述工作轴承安装在功能杆上。该管道内部堆积淤泥清掏装置,设计了具有固定功能的结构,解决了传统装置不方便固定的问题,同时设计了具有搅拌功能的结构,解决了传统装置不方便淤泥进行搅拌稀释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淤泥清掏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管道内部堆积淤泥清掏装置。
背景技术
淤泥又称淤渣、淤浆,是由固体颗粒分散在液体中形成的黏稠悬浮液,其中的悬浮固体颗粒沉淀淤积而形成的含少量液体的固液混合物。
随着管道铺设的不断增加,对管道中的淤泥进行清理,成为管道使用过程中的难题之一,淤泥清掏装置可以方便人们对管道进行清掏,但是现有的淤泥清掏装置在使用时存在着不方便固定和不方便对淤泥进行搅拌稀释的缺点。针对上述问题,急需在原有淤泥清掏装置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道内部堆积淤泥清掏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不方便固定和不方便对淤泥进行搅拌稀释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管道内部堆积淤泥清掏装置,包括管道本体、电机和动力杆,所述管道本体的内部安装有安装壳,且安装壳上安装有电机,并且电机上安装有动力杆,所述动力杆和联动筒相连接,且联动筒安装在安装壳上,并且联动筒的内部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固定在转杆上,且转杆上安装有转叶,并且转杆上固定有挤压杆,所述挤压杆和挤压块相连接,且挤压块固定在安装壳上,并且安装壳上安装有控制杆,所述控制杆安装在链条的内侧,且链条的内侧安装有工作杆,并且工作杆安装在工作筒的内部,所述工作筒安装在工作槽的内部,且工作槽开设在安装壳上,并且工作筒上固定有固定块,同时固定块和管道本体的内壁相连接,所述控制杆和齿块相连接,且齿块安装在安装壳上,并且齿块上安装有工作轴承,所述工作轴承安装在功能杆上,且功能杆安装在功能筒的内部,并且功能筒固定在安装壳上。
优选的,所述动力杆和联动筒上均设置有锥齿轮,且动力杆和联动筒为啮合连接,并且联动筒和连接杆为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转杆和连接杆为焊接连接,且转杆上等间距分布有转叶,并且转叶为螺纹刀片。
优选的,所述挤压杆关于转杆的中心线对称设置,且挤压杆和挤压块为卡合连接,并且挤压块关于安装壳的中心线对称设置。
优选的,所述控制杆通过链条和工作杆组成链传动结构,且工作杆和工作筒为螺纹连接,并且工作筒和工作槽为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控制杆上设置有轮齿,且控制杆上的轮齿和齿块为卡合连接,并且齿块通过工作轴承和功能杆组成转动连接结构,同时功能杆和功能筒为螺纹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管道内部堆积淤泥清掏装置,采用新型的结构设计,设计了具有固定功能的结构,解决了传统装置不方便固定的问题,同时设计了具有搅拌功能的结构,解决了传统装置不方便淤泥进行搅拌稀释的问题;
1.控制杆、链条、工作杆、工作筒、工作槽、固定块、齿块、工作轴承、功能杆和功能筒组成的结构是装置实现固定功能的结构基础,通过对控制杆进行控制,使固定块对管道本体的内壁进行挤压固定,通过对功能杆进行控制,实现对控制杆的固定,解决了传统装置不方便固定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衡络市政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衡络市政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3629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