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背光模组、显示装置以及电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35467.1 | 申请日: | 2019-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3939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9 |
发明(设计)人: | 王小荣;谢爱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龙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7 | 分类号: | G02F1/1335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0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背光 模组 显示装置 以及 电子设备 | ||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包括背板,其具有侧壁和底板,所述侧壁设置在所述底板上并与所述底板形成容置空间,所述背光模组沿其厚度方向上设有透光通道,透光通道用于设置光学器件;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第一光源组件以及与所述第一光源组件电性连接的第二光源组件,第一光源组件和第二光源组件均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内,并分别位于所述背板的相对两侧;所述透光通道设置在所述第一光源组件和所述第二光源组件之间,所述第一光源组件和所述第二光源组件发出的光覆盖所述光学器件的四周。这样不但解决因光学器件遮挡导致背离光源的一侧出现局部发黑的问题,也解决了导光板调版困难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晶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背光模组、显示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装置(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具有机身薄、省电、无辐射等众多优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市场越来越追求电子设备的窄薄化,例如现在的笔记本电脑、手机、平板电脑等需要液晶显示装置的电子设备越来越薄,边框越来越窄,因此液晶显示装置也需要窄薄化。
随着显示装置的迅速发展,行业内为进一步提高屏占比,采用了屏下镜头技术进而达到全面屏的效果,即在液晶显示面板的显示区上做一个透明通道,背光模组上对应位置开设一个通孔,前置摄像头放置于通孔内,并“隐藏”在透明通道下。但是,由于液晶本身不发光,在液晶显示屏、液晶电视等各种液晶显示装置中,都需要依靠外部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来实现显示功能。但当使用诸如上述屏下镜头设计的异形显示屏时,尤其对中大尺寸液晶显示屏而言,在前置摄像头背离光源的一侧会出现局部发黑问题。具体的背光模组结构如图1所示,背光模组包括光学膜片10、导光板20、光源30以及背板50,其中,在光学膜片10、导光板20、光源30以及背板50上开设有贯穿的通道70,用于放置摄像头60。如图1所示,因光源30是侧入式结构,摄像头60背离光源30的一侧的导光板部分会因为有摄像头60的遮挡而光覆盖不到出现局部发黑问题。现有技术中,采用了对导光板进行改进来克服该问题,但是,对导光板进行调版来解决该问题会比较复杂和困难。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技术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背光模组,包括背板,其具有侧壁和底板,所述侧壁设置在所述底板上并与所述底板形成容置空间,所述背光模组沿其厚度方向上设有透光通道,用于设置光学器件;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第一光源组件以及与所述第一光源组件电性连接的第二光源组件,均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内,并分别位于所述背板的相对两侧;所述透光通道设置在所述第一光源组件和所述第二光源组件之间,所述第一光源组件和所述第二光源组件发出的光覆盖所述光学器件的四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光源组件包括第一电路板以及设于所述第一电路板上的多个LED灯;所述第二光源组件包括第二电路板以及设于所述第二电路板上的至少一个LED灯以及电阻元件,所述电阻元件设于所述LED灯与所述连接部之间;所述第二电路板上的所述LED灯和所述光学器件在所述背板侧壁上的投影重叠。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沿平行于所述侧壁的方向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光源组件固定在所述第一凹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连接部,所述第一光源组件与所述第二光源组件通过所述连接部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包括第三电路板,所述底板沿垂直于所述侧壁的方向上开设第二凹槽,其中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第一凹槽相连,所述第三电路板设于所述第二凹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胶框,所述胶框设置在所述容置空间内且夹设在所述背板侧壁及所述第二光源组件之间,所述胶框靠近所述第二光源组件的一侧上设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二光源组件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三凹槽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龙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昆山龙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3546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喷漆厂环保尾气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口腔科上药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