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手动式遮阳伞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135186.6 | 申请日: | 2019-07-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8474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 发明(设计)人: | 单瑜成;徐高杨;李坚忠;尹如中;韩超;丁杰;梁日新;周拯;范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同心力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45B23/00 | 分类号: | A45B23/00;A45B25/14 |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方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63 | 代理人: | 董小英 |
| 地址: | 317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手动式 遮阳伞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手动式遮阳伞,属于遮阳伞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手动式遮阳伞的使用不便且使用成本高等问题。本手动式遮阳伞,包括立柱、上伞骨、下伞骨、上伞盘和下伞盘,所述上伞盘下方固连有可沿立柱轴向滑动的内杆,所述立柱上固设有带有滑轮一的滑轮架,所述滑轮一上设有绳子一,所述绳子一的一端固连于下伞盘上,所述绳子一的另一端与内杆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内还设有连接于内杆下方且使内杆始终具有向下移动趋势的辅助推动结构。本实用新型在降低遮阳伞的使用成本时提高遮阳伞的使用便捷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遮阳伞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手动式遮阳伞。
背景技术
遮阳伞也叫太阳伞,主要用于遮挡太阳光直接照射的伞,该太阳伞主要由伞面、骨架和立柱构成,其伞面主要用涤纶布制作而成,具有紫外线功效。太阳伞由于伞面面积大、支撑伞面的立柱高,如果采用人工直接开合的话将非常的吃力。
针对这一情况,目前市场上出现一种遮阳伞,中国专利号为: CN202269504U的一种“电动式遮阳伞”,包括立柱、上伞骨、下伞骨、上伞盘、下伞盘、电机以及设置在立柱内部的开伞机构,开伞机构包括丝杆和丝杆螺母,丝杆与电机传动连接,丝杆螺母上固连有一转向定位滑块,立柱上固设有带有滑轮的滑轮架,滑轮上设置有绳子,绳子的一端与转向定位滑块相连接,另一端固定在下伞盘上,上伞盘的下方固连有一内滑杆,内滑杆与转向定位滑块相固连。该技术方案中的太阳伞通过电机带动丝杆螺母升降,虽然开合省力,但在打开过程中电机一直处于工作状态,耗电量量大,同时电机价格昂贵,均不利于降低遮阳伞的使用成本,且该遮阳伞需设置在可以供电的场所,以保障电机正常运行,导致其不能在没有电源供应的场所使用,仍然存在使用不便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手动式遮阳伞,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在降低遮阳伞的使用成本时提高遮阳伞的使用便捷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手动式遮阳伞,包括立柱、上伞骨、下伞骨、上伞盘和下伞盘,所述上伞盘下方固连有可沿立柱轴向滑动的内杆,所述立柱上固设有带有滑轮一的滑轮架,所述滑轮一上设有绳子一,所述绳子一的一端固连于下伞盘上,所述绳子一的另一端与内杆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内还设有连接于内杆下方且使内杆始终具有向下移动趋势的辅助推动结构。
本专利的工作原理为:手推下伞盘向上打开遮阳伞时,由于下伞盘和上伞盘通过上、下伞骨铰接相连,可带动上伞盘及固连于上伞盘下方的内杆向下运动,辅助推动结构对内杆产生向下的推力使内杆加速向下移动,提高开伞的操作便捷性,从而提高遮阳伞的使用便捷性,同时相比于现有技术中需要设置电机的遮阳伞结构,本专利无需使用电机,有效降低遮阳伞的使用成本,同时可设置在没有电源供电的场所,提高遮阳伞的适用性和使用便捷性。
在上述的手动式遮阳伞中,所述辅助推动结构包括与立柱固连的固定座和沿立柱轴向设置的压缩复位件,所述压缩复位件的上端固连于固定座上,所述压缩复位件的下端设有带有滑轮二的滑轮座,所述滑轮二上设有绳子二,所述绳子二的一端固连于固定座上,所述绳子二的另一端固连于内杆上。遮阳伞呈关闭状态时,内杆向上伸出立柱的长度最长,绳子二与内杆相连的一端处于最高位置,压缩复位件处于压缩蓄能状态,当向上推动下伞盘打开遮阳伞时,上伞盘带动内杆下移,使原本呈压缩状态的压缩复位件伸张释能,位于压缩复位件下端的滑轮座下移,滑轮对绳子二产生向下的推力,加速内杆的向下移动,提高开伞的操作便捷性,从而提高遮阳伞的使用便捷性。
在上述的手动式遮阳伞中,所述压缩复位件为气弹簧,所述压缩复位件的缸筒与固定座固连,所述压缩复位件的活塞杆与滑轮座固连的。气弹簧一般包括缸筒和插接于缸筒内的活塞杆,气弹簧的连接结构设置,便于通过活塞杆伸缩带动滑轮座上下移动,确保开伞时辅助推动结构对内杆的下推作用,从而确保遮阳伞的使用便捷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同心力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同心力机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3518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