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用鼠笼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134686.8 | 申请日: | 2019-07-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0778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2 |
| 发明(设计)人: | 施锦涛;林春茂;涂兆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莆田学院 |
| 主分类号: | A01K1/03 | 分类号: | A01K1/03;A01K1/035 |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景弘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9 | 代理人: | 徐剑兵;郭鹏飞 |
| 地址: | 3511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用鼠笼,包括鼠笼主体,所述鼠笼主体顶部设置有网盖,所述网盖设置有双向式食槽,所述鼠笼主体的侧面有镂空窗口,所述鼠笼主体底部包括片状结构和两层网状结构,所述片状结构用于抬高鼠笼底座,本实用新型设计结构合理,它能够通过在鼠笼主体顶部设置双向式水槽,从而降低小鼠打斗概率,在鼠笼主体的侧面设置镂空窗口以及鼠笼主体的底部包括片状结构和两层网状结构,是通过改善鼠笼内部的通风,减少细菌的滋生,通过降低小鼠打斗概率以及减少细菌滋生,从而降低小鼠感染概率,增加实验的稳定性,从降低小鼠打斗概率、减少细菌滋生、优化保暖效果等角度降低小鼠感染概率,可减少小鼠对环境变化的抵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能实验学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多用鼠笼。
背景技术
微生物感染是造成实验小鼠病死的主要原因,尤其是通过外科手术建模时,小鼠的感染率更是居高不下,除国内外一些较大实验室可以将小鼠饲养于无菌环境中外,国内小型实验室以及大部分医学院科研条件并不优越。
目前小鼠感染问题仍然严重存在,而在国外五十多年的无菌饲养实验史上,存在重大问题,小鼠常常因无法建立起正常且强大的免疫系统,而使实验结果与人体存在较大偏差,可见实验小鼠的生活环境,不能过分适宜细菌繁殖但也不能处于完全无菌状态,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多用鼠笼。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多用鼠笼。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用鼠笼,包括鼠笼主体,所述鼠笼主体顶部设置有网盖,所述网盖设置有双向式食槽,所述鼠笼主体的侧面有镂空窗口,所述鼠笼主体底部包括片状结构和两层网状结构,所述片状结构用于抬高鼠笼底座。
进一步的,所述两层网状结构的上层为小鼠隔离网,下层为草垫隔离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一种多用鼠笼能够使小鼠无法掉下,下层较为致密草垫也无法掉下,两层网状结构均可从第二滑槽上取下,网状结构配合片状结构改进底部通风,使用代谢笼功能时,仅用上层较疏松的网状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镂空窗口上下设置滑动挡片,左右设置有第一滑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一种多用鼠笼能够达到了夏季改善通风效果,让草垫更容易保持干燥,减少细菌滋生,减低小鼠感染概率,冬季关闭窗口可防风。
进一步的,所述鼠笼主体侧面有长条凸起,所述片状结构内部开有长条凹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一种多用鼠笼能够达到了方便与其他笼的长条凹槽卯合。
进一步的,所述鼠笼主体前面设置有鼠卡放置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一种多用鼠笼能够便于放置鼠卡,便于区分各个实验组。
进一步的,所述鼠笼主体前后面设置有提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一种多用鼠笼能够达到了多个鼠笼卯合后或单个鼠笼时可用提环提起鼠笼,共前后两个提环,易于保持平衡。
进一步的,所述鼠笼主体内部设置有可拆卸挡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一种多用鼠笼能够实验进行时,可将鼠笼分隔为两部分,将已进行试验操作的小鼠放于一部分,未进行操作的小鼠放于另一部分,在中转笼不足时使用可省去寻找中转笼的时间,使用代谢笼功能时插入挡片可将鼠笼分割为两个相对独立的代谢笼。
进一步的,所述鼠笼主体可与代谢笼组合使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一种多用鼠笼能够提高了该装置的多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莆田学院,未经莆田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3468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挤压充分的面食机
- 下一篇:一种印刷编写流程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