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密闭空间的氮气灭火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34337.6 | 申请日: | 2019-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5102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发明(设计)人: | 胡庆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长顺安达测控技术有限公司;长顺安达河北测控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2C31/00 | 分类号: | A62C31/00;A62B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密闭 空间 氮气 灭火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相对密闭空间的氮气灭火系统,包括控制系统、制氮机、注空气阀门、注氮气阀门、管路、控制阀门、相对密闭空间、电动窗、喷口、烟火探测器、声光报警器、氧气传感器。控制系统检测到发生火情时启动制氮机向火灾现场注入氮气进行灭火,火灾熄灭后控制系统停止注入氮气,并开始注入空气,保证现场氧气含量满足进入人员的需要,从而尽快处理火灾现场的问题,避免氮气浓度高氧气浓度低可能导致人员窒息的危险发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消防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适用于密闭空间的氮气灭火系统。
背景技术
氮气灭火在我国煤矿领域已应用多年,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近些年在其他消防灭火领域也逐渐开展了氮气灭火技术的应用,并有多项技术面世,但大多是简单的由制氮装置为空间场所内直接供气,在出现火情时注氮气灭火,不具备智能控制功能,而且没有考虑灭火后人员进入现场的安全处理措施。如申请公布号为CN 109999394 A的发明专利:一种氮气自动防火灭火系统,防护区着火时,由火灾探测信号联动关闭非着火防护区氮气管道上的电动阀,同时开启着火防护区氮气管道上的电动阀,并开启2~3台供氮装置向着火的防护区同时喷放氮气实施灭火。这项技术没有考虑火灾熄灭后现场氮气浓度高可能导致进入现场人员窒息的危险。还有专利号为CN 203139469 U的实用新型:一种智能注氮灭火系统,出现火情时氮气储罐向火灾现场注入氮气,火灾未扑灭时制氮装置启动向氮气储罐充气以保证现场氮气供应满足灭火需要。该项技术需要氮气储罐长期储存一定氮气,管路内需保持一定压力,这种方式存在氮气管路泄露的风险,万一泄露可能造成周边人员因氧气浓度降低而窒息,而且氮气储罐的储量有限,不一定满足灭火要求,氮气储罐作为压力容器还需要每年进行年检,而且这项技术也没有考虑氮气灭火后现场氮气浓度高存在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适用于密闭空间的氮气灭火系统,包括控制系统、制氮机、注空气阀门、注氮气阀门、管路、控制阀门、密闭空间、电动窗、喷口、烟火探测器、声光报警器、氧气传感器。
制氮机设有空气出口、氮气出口,空气出口与注空气阀门连接,氮气出口与注氮气阀门连接,注空气阀门与注氮气阀门并联连接到管路,管路经控制阀门与喷口连接,电动窗、喷口、烟火探测器、声光报警器、氧气传感器置于密闭空间内。
控制系统通过信号线分别与电动窗、烟火探测器、声光报警器、氧气传感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控制系统检测到发生火情时启动制氮机向火灾现场注入氮气进行灭火,火灾熄灭后控制系统停止注入氮气,并开始注入空气,保证现场氧气含量满足进入人员的需要,从而尽快处理火灾现场的问题,避免氮气浓度高可能导致人员窒息的危险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构成图;
图中:1、控制系统;2、制氮机;3、注空气阀门;4、注氮气阀门;5、管路;6、控制阀门;7、密闭空间;8、电动窗;9、喷口;10、烟火探测器;11、声光报警器;12、氧气传感器;201、空气出口;202、氮气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长顺安达测控技术有限公司;长顺安达河北测控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长顺安达测控技术有限公司;长顺安达河北测控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3433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合墒筑埂装置
- 下一篇:一种加工梯扣的小点进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