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筑工程用车辆清洗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33587.8 | 申请日: | 2019-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1810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6 |
发明(设计)人: | 刘峻伶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玖壹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S3/06 | 分类号: | B60S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工程 车辆 清洗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工程用车辆清洗装置,属于建筑工程除尘装置技术领域,包括固定架,固定架包括两竖直设置的立柱,每个立柱上沿竖直方向均固定设置有喷水管,喷水管上设置有进水口,喷水管相互靠近的侧壁开设有喷口;喷水管上转动套设有套管,套管上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贯穿至喷水管的条形孔,套管上沿其长度方向固定设置有刷毛,立柱上设置有用于驱动套管转动的驱动组件。当装载车经过固定架时,将进水口与外接水源接通,使得喷口向车身喷水,同时通过驱动组件驱动套管旋转,带动刷毛转动,刷毛与车身滚动接触并刷洗车身,实现自动清洗车身的目的,旋转的刷毛与清洗水配合,提高清洗效果和效率,节约清洗时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除尘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建筑工程用车辆清洗装置。
背景技术
建筑工地进出物料是很常见的现象。装载车在载有渣土、建筑垃圾出场后,如果不进行必要的处理,必然会在运输中产生大量的粉尘污染,不利于施工人员和周围居民的健康。目前,很多工地已经采用改善的方法,比如水洗的方法。采取全车喷淋方式的,存在的不足是水量较大,存在水浪费的问题,而且需要人工辅助操作、效率低等。
为此,授权公告号为CN205239462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建筑工地工程车辆的降尘幕帘,所述降尘幕帘为一个门形框架结构,在门形框架的横梁上设置有雾化发生器,在门形框架一侧立柱上设置有与雾化发生器连通的抽液装置,在门形框架的横梁、左立柱、右立柱分别设置有可以对门形框架内通过车辆表面进行降尘操作的喷雾口,所述喷雾口通过雾化管道与雾化发生器连通。喷雾口设置在通过车辆的上方及左右两侧,可以对车辆全表面进行清洗,采用雾化介质,实现耗水量少的目的。
但是,这种通过喷雾口喷出的雾化水的冲击力有限,清洗效果不是很理想,只能对容易掉落以及少量的污染物具有较好的清洗效果,对较多的污染物或沾附性较强的污染物(例如污泥)很难清洗干净;通常需要长时间的清洗才能达到环保的要求,无疑造成时间和水资源的浪费,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工程用车辆清洗装置,具有提高清洗效果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建筑工程用车辆清洗装置,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包括两竖直设置的立柱,每个所述立柱上沿竖直方向均固定设置有喷水管,所述喷水管上设置有进水口,所述喷水管相互靠近的侧壁开设有喷口;所述喷水管上转动套设有套管,所述套管上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贯穿至喷水管的条形孔,所述套管上沿其长度方向固定设置有刷毛,所述立柱上设置有用于驱动套管转动的驱动组件。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当装载车经过固定架时,将进水口与外接水源(例如自来水管)接通,使得喷口向车身喷水,同时通过驱动组件驱动套管旋转,带动刷毛转动,刷毛与车身滚动接触并刷洗车身,实现自动清洗车身的目的,旋转的刷毛与清洗水配合,提高清洗效果和效率,节约清洗时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套管的内壁与喷水管的外壁贴合,所述条形孔沿套管的周向均匀设置多个。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套管与喷水管贴合,当套管转动到条形孔与喷口正对时,喷口开启进行喷水,而套管转动到条形孔与喷口错位时,此时喷口被套管封堵,喷口停止喷水,大大节约了清洗水的用量,达到节水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喷口沿喷水管的长度方向设置多个,且喷口的大小由上至下依次减小,所述条形孔的宽度不小于喷口的直径。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将喷口设置多个,提高清洗的效果;因车身上层的清洗水会自动下流,因而将喷口的大小由上至下依次减小,使得下层的喷口喷出的清洗水较少,起到节水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齿轮和齿环,所述齿环同轴固定套设于套管上,所述驱动电机固定设置于立柱上,所述齿轮同轴固定设置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且与齿环啮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玖壹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四川玖壹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3358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