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屏式可折叠构造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32820.0 | 申请日: | 2019-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1540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4 |
发明(设计)人: | 马瑞伍;肖荣辉;黎冬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金力变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6 | 分类号: | G06F1/16;H04M1/02 |
代理公司: | 44429 东莞卓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何树良 |
地址: | 5162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屏 中间壳 第二壳体 第一壳体 阻尼组件 壳体 本实用新型 显示屏定位 显示屏显示 角度变化 转动壳体 转动设置 可折叠 折叠屏 碰触 双屏 转动 震动 | ||
1.一种双屏式可折叠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壳体、中间壳及第二壳体,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均转动设置于中间壳,第一壳体、第二壳体用于连接外界的第一显示屏及第二显示屏,中间壳设有阻尼组件,阻尼组件用于增大中间壳与壳体之间的摩擦力,以定位住相对中间壳转动后的壳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屏式可折叠构造,其特征在于:双屏式可折叠构造还包括第一半轴、第二半轴,第一半轴、第二半轴的构造相同,第一半轴、第二半轴均转动设置于中间壳,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分别与第一半轴、第二半轴连接,阻尼组件用于增大中间壳与半轴之间的摩擦力。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屏式可折叠构造,其特征在于:阻尼组件包括设置于中间壳的弹性突柱,半轴设有凹坑,凹坑自半轴的外表面凹设而成,弹性突柱在弹性力作用下伸入凹坑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屏式可折叠构造,其特征在于:中间壳设有凹孔,弹性突柱包括容设于凹孔内的弹性件及滚球,弹性件在弹性力作用下驱动滚球突伸出中间壳并伸入凹坑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屏式可折叠构造,其特征在于:弹性突柱还包括螺接在中间壳并位于凹孔内的调整螺丝,调整螺丝用于挤推弹性件进而调整弹性件施加在滚球上的弹性作用力。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屏式可折叠构造,其特征在于:弹性突柱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弹性突柱围绕半轴与中间壳的转动轴线设置,凹坑用于容设一个弹性突柱。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屏式可折叠构造,其特征在于:半轴具有半圆柱弧面及铆接柱,半圆柱弧面、铆接柱位于半轴彼此远离的两侧,中间壳设有与半圆柱弧面吻合的弧形容槽,半轴转动容设在弧形容槽内,铆接柱用于铆接第一壳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屏式可折叠构造,其特征在于:半轴具有自半圆柱弧面凹设的卡槽及位于卡槽内的卡肋,第一壳体设有卡板及位于卡板的肋槽,卡槽用于容设卡板,肋槽用于容设卡肋。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屏式可折叠构造,其特征在于:双屏式可折叠构造还设有联动机构,第一壳体、第二壳体经由联动机构朝彼此靠近的方向或朝彼此远离的方向同步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金力变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金力变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3282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止笔记本电脑硬盘松动的背板
- 下一篇:一种便固定的显示器背板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