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给排水顶管机强行纠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31300.8 | 申请日: | 2019-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6499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0 |
发明(设计)人: | 王维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维军 |
主分类号: | F16L1/10 | 分类号: | F16L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30 | 代理人: | 赵永强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排水 顶管机 强行 纠偏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给排水顶管机强行纠偏装置,包括壳体,所述的壳体内部设置有四个纠偏油缸,还包括油缸控制装置,所述的油缸控制装置包括四个控制单元,每个控制单元和一个纠偏油缸连接;本实用新型在进行纠偏时,可以通过控制单元一方面通过T型杆或者是通过控制开关控制电磁铁的磁力强弱,从而挤压移动活塞,从而能够使活动活塞进行上下运动,从而使活塞杆上下运动,进行纠偏;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控制单元上的液压控制单元通过液压控制液压活塞在凹槽内运动,从而实现多种纠偏方式进行纠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给排水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给排水顶管机强行纠偏装置。
背景技术
顶管施工就是非开挖施工方法,是一种不开挖或者少开挖的管道埋设施工技术;顶管法施工就是在工作坑内借助于顶进设备产生的顶力,克服管道与周围土壤的摩擦力,将管道按设计的坡度顶入土中,并将土方运走;一节管子完成顶入土层之后,再下第二节管子继续顶进;其原理是借助于主顶油缸及管道间、中继间等推力,把工具管或掘进机从工作坑内穿过土层一直推进到接收坑内吊起;管道紧随工具管或掘进机后,埋设在两坑之间;该技术在我国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广泛用于城市地下给排水管道、天然气石油管道、通讯电缆等各种管道的非开挖铺设;
由于地质、顶管机自身重量、机械加工的精度等因素会导致顶管机无法一直保持正确的姿态,而是会出现偏移,传统的处理偏移的方法是顶管机有纠偏系统分四组油缸(左上、左下、右上和右下)来纠偏,可以根据激光点在光靶上的位置坐标来确认伸缩哪一组油缸;
自动化的纠偏系统虽然便携方便,但是当纠偏系统出现问题,如短路或者是检测的数据不准确可能会导致纠偏也出现错误,所以一味的依靠自动化的纠偏系统很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纠偏方式过于单一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给排水顶管机强行纠偏装置,它可以实现多种纠偏方法。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给排水顶管机强行纠偏装置,包括壳体,所述的壳体内部设置有四个纠偏油缸,还包括油缸控制装置,所述的油缸控制装置包括四个控制单元,每个控制单元和一个纠偏油缸连接。
优选地,所述的纠偏油缸内设置有活动活塞,所述的纠偏油缸底部连接通气管的一端;所述的控制单元内部设置有移动活塞,所述的移动活塞顶部设置有球槽,所述的移动活塞上方连接有T型杆,所述的T型杆的底端贯穿并螺纹连接控制单元顶部后连接圆球,所述的圆球位于球槽内,所述的控制单元底部设置有通气孔,所述的通气孔连接通气管的另一端,所述的活动活塞上表面连接活塞杆。
优选地,所述的活动活塞上表面开设有凹槽,所述的凹槽内设置有液压活塞,所述的液压活塞上表面连接有活塞杆,凹槽底部连接有液压管,所述的液压管贯穿纠偏油缸底部,所述的控制单元还包括液压控制单元,所述的液压控制单元连接液压管。
优选地,所述的控制单元内部上表面连接有电磁铁,所述的控制单元还包括控制开关,电磁铁通过控制开关连接电源,所述的移动活塞上表面设置有磁铁。
3.有益效果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在进行纠偏时,可以通过控制单元一方面通过T型杆或者是通过控制开关控制电磁铁的磁力强弱,从而挤压移动活塞,从而能够使活动活塞进行上下运动,从而使活塞杆上下运动,进行纠偏;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控制单元上的液压控制单元通过液压控制液压活塞在凹槽内运动,从而实现多种纠偏方式进行纠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油缸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维军,未经王维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3130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