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超浅层曝气微生物生化床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30233.8 | 申请日: | 2019-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4048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发明(设计)人: | 郝津晶;郝福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郝津晶 |
主分类号: | C02F3/34 | 分类号: | C02F3/34;C02F7/00 |
代理公司: | 郑州大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1111 | 代理人: | 高为宝 |
地址: | 450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浅层曝气 微生物 生化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超浅层曝气微生物生化床,包括床体、微孔曝气管、辅助加热管、溢流管、导气管、消泡网和微生物载体,辅助加热管固定设置在床体内底部,微孔曝气管固定设置在辅助加热管上方,溢流管竖直设置在床体内的一端,微生物载体设置在床体内,消泡网水平设置在微生物载体上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目前采用微生物方法处理污水微生物功能效率较低的问题,提供一种超浅层曝气微生物生化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超浅层曝气微生物生化床。
背景技术
微生物法处理污水是当前比较成熟的处理工艺。当今社会对环境保护已越来越重视,其中污水排放标准在逐步提高。随着污水排放标准的提高,用传统的污水处理工艺实现高标准的要求单单用一般传统微生物法已力不从心。一些化学方法促进达标产品一一出现,但其处理污水的运维成本较高。
目前微生物方法处理污水已达到一定境界和效果。把微生物处理污水技术再度提升来实现污水排放高标准是当今研究的课题。如何对污水处理设施、设备的优化、如何更好的提高微生物功能及效率使它更加发挥出潜在能力是额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目前采用微生物方法处理污水时微生物功能效率较低的问题,提供一种超浅层曝气微生物生化床。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超浅层曝气微生物生化床,包括床体、微孔曝气管、辅助加热管、溢流管、导气管、消泡网和微生物载体,所述辅助加热管固定设置在床体内底部,所述微孔曝气管固定设置在辅助加热管上方,所述溢流管竖直设置在床体内的一端,所述导气管沿床体长度方向竖直设置在床体中部,溢流管下端和导气管下端均与床体连通,所述微生物载体设置在床体内,所述消泡网水平设置在微生物载体上方;
所述床体呈顶端开口的空心长方体;
所述辅助加热管呈“U”形,辅助加热管两端均穿过床体的侧壁;
所述微孔曝气管呈“S”形设置,微孔曝气管两端均穿过床体的侧壁、中部均匀设置有微孔;
所述导气管上端面与床体上端面平齐,导气管上端径向设置有若干个过气孔,所述过气孔的位置高于溢流管上端面的位置;
所述消泡网呈网格状,消泡网上设置有与导气管对应的过孔。
进一步地,所述微生物载体为若干个空心球,所述空心球上均布有若干个微孔。
进一步地,所述微生物载体为若干个多孔海绵块,若干个所述多孔海绵块均匀间隔固定阵列设置在放置板上,所述放置板上均布有若干个过孔。
进一步地,所述床体侧壁上设置有取样阀、窥视口和水温表,所述取样阀的位置低于溢流管上端面的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床体内沿床体长度方向阵列设置有若干个隔板,所述隔板上均匀设置有若干个过孔,微孔曝气管和辅助加热管固定套合在隔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床体高度为200mm~400mm。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具备了微生物接种、培养、繁衍增殖,并且使微生物膜的生成富有化。优化的微生物载体更加适合微生物衍育和增容。根据不同微生物菌种生存条件的各异、可形成多菌种群,并且有着各自固定的“床位”,然后选择各自的食物链,也就是各自形成适合某种微生物的生存环境及条件来实现对污水中的某种污染物的选择,最终得到污水的净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郝津晶,未经郝津晶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3023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