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弹性无纺布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28766.2 | 申请日: | 2019-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1748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6 |
发明(设计)人: | 孔建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绍兴林隆无纺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5/02 | 分类号: | B32B5/02;B32B27/02;B32B27/12;B32B27/36;B32B27/40;B32B27/32;B32B9/02;B32B9/04;B32B7/12;B32B3/30;B32B3/24;B32B3/28;B32B3/08 |
代理公司: | 绍兴共创众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64 | 代理人: | 苗浩 |
地址: | 312000 浙江省绍兴市绍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弹性 无纺布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高弹性无纺布,涉及无纺布技术领域,包括上无纺布层,上无纺布层的下表面粘接有弹力层,弹力层的下表面粘接有抗菌层,抗菌层的下表面粘接有下无纺布层,抗菌层包括中间层,中间层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设有空心弹性凸起,空心弹性凸起内均设有若干抗菌颗粒。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在抗菌层内的空心弹性凸起中粘接若干抗菌颗粒,使得抗菌层具有较好的抗菌效果,且抗菌层夹在上无纺布层和下无纺布层之间,使得面料内部具有较好的抗菌抑菌作用,且在上无纺布层和下无纺布层之间夹着弹力层,使得本无纺布在被挤压拉伸后,仍能恢复原状,配合上无纺布层和下无纺布层本身存在较好的弹性,可以防止面料变形。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纺布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弹性无纺布。
背景技术
无纺布又称不织布,是由定向的或随机的纤维而构成,是新一代环保材料,具有防潮、透气、柔韧、质轻、不助燃、容易分解、无毒无刺激性、色彩丰富、价格低廉、可循环再用等特点。如多采用聚丙烯(pp材质)粒料为原料,经高温熔融、喷丝、铺纲、热压卷取连续一步法生产而成。因具有布的外观和某些性能而称其为布。
目前无纺布的使用的范围很广,广泛用于服装、袋子、墙布、医疗用品等领域,但是在具体使用的过程中,单独采用无纺布材料制成的制品由于材料的限制,其抗菌效果受到限制,难以满足人们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而提供一种抗菌效果好的高弹性无纺布。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高弹性无纺布,包括上无纺布层,所述上无纺布层的下表面粘接有弹力层,所述弹力层的下表面粘接有抗菌层,所述抗菌层的下表面粘接有下无纺布层,所述抗菌层包括中间层,所述中间层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设有空心弹性凸起,所述空心弹性凸起内均设有若干抗菌颗粒,所述弹力层包括经线和纬线,所述经线与纬线经纬编织,所述经线上缠绕固定有若干包覆纱。
优选的,所述上无纺布层和下无纺布层上均开设若干透气孔。
优选的,所述空心弹性凸起的表面均设有抗老化层。
优选的,所述抗老化层为聚丙烯树脂。
优选的,所述上无纺布层、弹力层、抗菌层和下无纺布层之间通过热熔胶依次粘接。
优选的,所述抗菌颗粒为纳米银抗菌颗粒,所述空心弹性凸起采用橡胶制成,所述中间层为竹纤维编织而成。
优选的,所述经线和纬线均采用涤纶纤维加捻而成,相邻的两个所述纬线之间有两圈包覆纱,所述包覆纱采用氨纶纤维加捻而成。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在抗菌层内的空心弹性凸起中粘接若干抗菌颗粒,使得抗菌层具有较好的抗菌效果,且抗菌层夹在上无纺布层和下无纺布层之间,使得面料内部具有较好的抗菌抑菌作用,且在上无纺布层和下无纺布层之间夹着弹力层,使得本无纺布在被挤压拉伸后,仍能恢复原状,配合上无纺布层和下无纺布层本身存在较好的弹性,可以防止面料变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高弹性无纺布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高弹性无纺布中上无纺布层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上无纺布层;2、弹力层;3、抗菌层;4、下无纺布层;5、中间层;6、空心弹性凸起;7、抗菌颗粒;8、经线;9、纬线;10、包覆纱;11、透气孔;12、抗老化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绍兴林隆无纺布有限公司,未经绍兴林隆无纺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2876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