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人体生理信息采集系统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21128019.9 申请日: 2019-07-17
公开(公告)号: CN211094041U 公开(公告)日: 2020-07-28
发明(设计)人: 戴飞杰;吴全玉;李姝;贾恩祥;张文强;王烨;张文悉;刘晓杰 申请(专利权)人: 江苏理工学院
主分类号: A61B5/01 分类号: A61B5/01;A61B5/0205;A61B5/145
代理公司: 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1 代理人: 顾翰林
地址: 213001 江***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人体生理 信息 采集 系统
【说明书】:

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人体生理信息采集系统,包括STM32主控模块、电源电路、心率血氧模块、红外测温模块及通信模块,其中,电源电路、心率血氧模块、红外测温模块及通信模块分别与STM32主控模块电连接。STM32主控模块中包括型号为STM32F103C8T6的主控芯片、低频晶振电路、HSE晶振电路及复位电路。该采集系统结构简单,成本低,有效实现了心率、血氧等数据的实时检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监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人体生理信息采集系统。

背景技术

当今社会,很多人为了生计而疲于奔命,忽视了自己的身体健康,熬夜更是成了常态。经常熬夜的人静息心率会加快,不仅会危害健康、缩短寿命,同时会增加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根据早期的健康报告,我国心血管病患人数已经达到2.9亿,心血管病死亡占居民疾病死亡构成的40%以上,高于肿瘤及其他疾病。心脏有问题的人数高达几千万,且发病群体已经出现了年轻化,心脏病已经不知不觉地将魔爪伸向了二三十岁的年轻人。目前,中国有22%的中年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有76%的白领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

血氧饱和度指的是血液中的含氧量,也是人体重要的指标之一,正如日本诺贝尔奖得主野口英世博士所说,“所有的疾病都是从缺氧开始的”。一旦长期血液缺氧就会引起器官病变,对脑、心、肺等重要器官造成不可逆的损害。血氧饱和度对呼吸道疾病反映更为直观,一旦呼吸系统不能及时获取氧气,就会导致血液缺氧。对于有贫血的人,也能从这个参数中知道血液中含氧量不足。以此,血氧饱和度也成为医院临床监测和家庭日常监测的重要指标。

可见,能够随时随地获取心率以及血氧参数,及时地了解身体状况,平衡好工作与生活已经成为了一种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人体生理信息采集系统,能够实现心率、血氧等数据的实时检测。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人体生理信息采集系统,包括STM32主控模块、电源电路、心率血氧模块、红外测温模块及通信模块,其中,电源电路、心率血氧模块、红外测温模块及通信模块分别与STM32主控模块电连接;

所述STM32主控模块中包括型号为STM32F103C8T6的主控芯片、低频晶振电路、HSE晶振电路及复位电路,其中,低频晶振电路中包括电容C1、电容C2及晶振Y1,电容C1的一端接地、另一端与晶振Y1的第一端连接,电容C2的一端接地、另一端与晶振Y1的第二端连接,且晶振Y1的两端分别与STM32F103C8T6主控芯片的PC14-OSC32_IN引脚和PC14-OSC32_OUT引脚连接;HSE晶振电路中包括电容C3、电容C5、晶振Y2及电阻R2,电容C3的一端接地、另一端与晶振Y2的第一端连接,电容C4的一端接地、另一端与晶振Y2的第二端连接,电阻R2与晶振Y2并联连接,且并联的两端分别与STM32F103C8T6主控芯片的XTAL-IN引脚和XTAL-OUT引脚连接;复位电路中包括复位开关、电容C6及电阻R3,其中,电阻R3的一端接3.3V外接电源、另一端与STM32F103C8T6主控芯片的NRST引脚连接,复位开关与电容C6并联连接,且并联的一端接地、另一端与STM32F103C8T6主控芯片的NRST引脚连接。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心率血氧模块中包括用于采集脉搏信息的脉搏血氧仪和用于采集心率信息的心率检测仪,所述脉搏血氧仪和心率检测仪分别与STM32主控模块连接。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心率血氧模块的型号为MAX30102,其中,INT引脚与STM32F103C8T6主控芯片的脚PB14/SPI2_MISO连接,SDA引脚与STM32F103C8T6主控芯片的PB13/SPI2_SCK引脚连接,CSL引脚与STM32F103C8T6主控芯片的PB12/SPI2_NSS引脚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理工学院,未经江苏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2801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