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免维护石墨发热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125656.0 | 申请日: | 2019-07-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0567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 发明(设计)人: | 刘汝强;王殿春;王之腾;赵旭荣;吴思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国晶新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5B3/02 | 分类号: | H05B3/02;H05B3/03;H05B3/14;H05B3/42 |
| 代理公司: | 济南金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19 | 代理人: | 王楠 |
| 地址: | 2512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维护 石墨 发热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温电阻炉用免维护石墨发热系统,属于高温炉技术领域,装置包括汇流排,汇流排上设有通孔,电极贯穿通孔设置,发热棒贯穿通孔设置,电极、发热棒与通孔相连的一端均为锥形圆台体,电极、发热棒均通过螺帽紧固在通孔处,电极、发热棒的锥形圆台体的锥度均为2°‑25°;电极与发热棒的石墨牌号相同,电极的石墨牌号与汇流排的石墨牌号不同,采用锥度配研设计方案,经现场设备长期使用验证,多次升温降温无任何松动和打火迹象,不需要每次升温降温周期都需要检查维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温电阻炉用免维护石墨发热系统,属于高温炉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高温电阻炉普遍使用石墨作为发热系统的发热体,发热系统是由石墨电极、石墨汇流排、石墨发热棒组成,石墨电极与石墨汇流排,石墨汇流排与石墨发热棒必须连接紧密无虚接才能正常使用,否则就会因阻抗太大,在虚接处打火损坏。当前石墨电极与石墨汇流排,石墨汇流排与石墨发热棒连接是通过螺钉紧固压块使得其连接紧密。技术人员在长期设计和使用过程中发现此设计存在问题。紧固用螺杆在升温降温后会出现松动,导致压接不紧密,因此在压接处发生过打火事故,而且每次升温降温一个周期都需要对所有连接处进行检查并重新紧固,不但工作量大,螺纹的磨损量也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免维护石墨发热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免维护石墨发热系统,包括汇流排,汇流排上设有通孔,电极贯穿通孔设置,发热棒贯穿通孔设置,电极、发热棒与通孔相连的一端均为锥形圆台体,电极、发热棒均通过螺帽紧固在通孔处,电极、发热棒的锥形圆台体的锥度均为2°-25°;电极与发热棒的石墨热膨胀系数相同,电极的石墨牌号与汇流排的石墨热膨胀系数不同,电极的石墨热膨胀系数大于汇流排的石墨热膨胀系数。
石墨电极、石墨汇流排、石墨发热棒可选择异种牌号石墨,当选择异种牌号石墨时,石墨电极和石墨发热棒所选石墨热膨胀系数应比石墨汇流排石墨大(0-0.4)*10^(-6)/K,当升温过程中,石墨电极和石墨发热棒外径热膨胀系数略大于汇流排内径,使其进一步紧密结合。石墨电极与石墨汇流排、石墨汇流排与石墨发热棒均加工2°-25°的锥度,直接对插即可紧密连接,并用螺帽带紧。多次升温降温无松动,无打火迹象,长期使用免维护。
进一步优选的,电极、发热棒的锥形圆台体的锥度均为10°。石墨电极与石墨汇流排、石墨汇流排与石墨发热棒加工锥度为10°,经现场设备长期使用,无任何松动及打火迹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石墨电极与石墨汇流排、石墨汇流排与石墨发热棒之间采用锥度配研设计方案,经现场设备长期使用验证,多次升温降温无任何松动和打火迹象,不需要每次升温降温周期都需要检查维护,为一种可靠免维护的设计方案。
附图说明
图1是当前常规高温电阻炉石墨发热系统的典型结构;
图2-1是当前行业使用的石墨电极与石墨汇流排连接结构立体图;
图2-2是当前行业使用的石墨电极与石墨汇流排连接结构剖面图;
图3-1是当前行业使用的石墨汇流排与石墨发热棒连接结构立体图;
图3-2是当前行业使用的石墨汇流排与石墨发热棒连接结构剖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石墨电极与石墨汇流排连接结构;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石墨汇流排与石墨发热棒连接结构;
其中:1、螺母,2、电极压块,3、螺栓,4、电极,5、汇流排,6、发热棒,7、发热棒压块。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国晶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国晶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2565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煤矿开采用的支护结构
- 下一篇:一种用于光电分离的集成单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