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手动式集中润滑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25027.8 | 申请日: | 2019-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3992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2 |
发明(设计)人: | 吕丽;许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东部粉末成型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N3/04 | 分类号: | F16N3/04;F16N25/00;F16N21/00;F16N39/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11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动式 集中 润滑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润滑系统技术领域,尤其为手动式集中润滑系统,包括第一分配器、第二分配器、DB分配器、FL过滤器、手动黄油注油机和第三分配器,所述第一分配器和DB分配器的套管塞头之间连通有第一软管,第二分配器和DB分配器的套管塞头之间连通有第二软管。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分配器、第二分配器、DB分配器、FL过滤器、手动黄油注油机、第三分配器、第一软管、第二软管、第三软管、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的设置,使得该手动式集中润滑系统具备可以实现多重供油,有效提高润滑效率的优点,解决了目前黄油压注式注油润滑形式的润滑速度较慢,且工人劳动强度较大,结构较为复杂,因此容易磨损,经常需要维修,整体寿命较短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润滑系统技术领域,具体为手动式集中润滑系统。
背景技术
所谓集中润滑给油系统是指从一个润滑油供给源通过一些分配器分送管道和油量计量件,按照一定的时间把需要的润滑油、脂准确的供往多个润滑点的系统,集中润滑给油系统解决了传统人工润滑的不足之处,在机械运作时能定时、定点、定量的给予润滑,使机件的磨损降至最低,大大减少润滑油剂的使用量,在环保和节能的同时,降低机件的损耗和保养维修的时间,最终达到提高营运收益的最佳效果。
集中润滑给油系统按润滑泵供油方式分,可分为手动供油系统和自动电动供油系统,目前的手动供油系统在实际使用时仍有不足,黄油压注式注油润滑形式的润滑速度较慢,且工人劳动强度较大,结构较为复杂,因此容易磨损,经常需要维修,整体寿命较短,为此提出一种可以实现多重供油,有效提高润滑效率的集中润滑系统来解决此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手动式集中润滑系统,具备可以实现多重供油,有效提高润滑效率的优点,解决了目前黄油压注式注油润滑形式的润滑速度较慢,且工人劳动强度较大,结构较为复杂,因此容易磨损,经常需要维修,整体寿命较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手动式集中润滑系统,包括第一分配器、第二分配器、DB分配器、FL过滤器、手动黄油注油机和第三分配器,所述第一分配器和DB分配器的套管塞头之间连通有第一软管,所述第二分配器和DB分配器的套管塞头之间连通有第二软管,所述FL过滤器和DB分配器的套管塞头之间连通有第三软管,所述第三分配器和DB分配器的套管塞头之间连通有第一管道,所述FL过滤器和手动黄油注油机之间连通有第二管道。
优选的,所述第一分配器、第二分配器和第三分配器均为定量黄油容积式分配器,且它们的吐出量均为0.5ml/s。
优选的,所述第一软管、第二软管和第三软管均为高压软管,所述第一软管和第三软管的长度规格均为1000mm,所述第二软管的长度规格为700mm。
优选的,所述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均为紫铜管,所述第一管道的长度为5米,所述第二管道的长度为2米。
优选的,所述第一管道的管径为4mm,所述第二管道的管径为6mm。
优选的,所述DB分配器表面的套管塞头数量为5个。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分配器、第二分配器、DB分配器、FL过滤器、手动黄油注油机、第三分配器、第一软管、第二软管、第三软管、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的设置,使得该手动式集中润滑系统具备可以实现多重供油,有效提高润滑效率的优点,解决了目前黄油压注式注油润滑形式的润滑速度较慢,且工人劳动强度较大,结构较为复杂,因此容易磨损,经常需要维修,整体寿命较短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分配器表面油孔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东部粉末成型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东部粉末成型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2502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化设备框架外置封条
- 下一篇:车辆充电口盖状态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