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窦道创面负压吸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23103.1 | 申请日: | 2019-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0135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1 |
发明(设计)人: | 吕阳;曹东升;谢娟;陈增红;李红红;娄寅;朱邦中;鲍琼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 |
代理公司: | 合肥昊晟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53 | 代理人: | 王林 |
地址: | 230009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创面 吸引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窦道创面负压吸引装置,包括填充部与负压吸引部,所述填充部包括与窦道内部形状相匹配的柱状件,所述柱状件的内部设置有预留孔,所述负压吸引部包括创面保护盖、吸引管与负压管,所述吸引管设置在所述创面保护盖上。本实用新型利用可自由裁剪的人工真皮柱状件,将其填入窦道创面内部,人工真皮柱状件血管化完全后可以成为自体的一部分,不会产生任何的排异反应,有利于窦道创面的治疗工作;并且通过负压管道对窦道内部的血液进行吸引,使血液在负压的作用下进入人工真皮柱状件内部的网眼中,从而使血管化进程得到有效加速,能够有效地加速创面的愈合,尤其适用于慢性窦道的治疗修复工作中。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窦道创面负压吸引装置。
背景技术
VSD(vacuum sealing drainage)负压创面吸引技术目前是国内比较常用的创面修复辅助治疗方式,通过促进创面新生血管增加,肉芽组织生长加速创面愈合,并且有抗感染通畅引流的作用,使其在感染性创面中应用更加广泛,但在慢性窦道创面中应用十分有限;人工真皮(脱细胞异体真皮)是目前创面修复中常用的人工材料,血管化完全后成为自体的一部分,无排异反应,但直接放入窦道创面内不易血管化。
窦道是指机体组织感染、坏死,经体表排出体外后而形成的一个开口于体表的、不与体内空腔脏器相通的潜性盲管,可发生于软组织、脂肪、肌肉甚至骨质等。常见的有腹壁切口感染后引流不畅或切口内遗留异物造成的腹壁窦道,骨折或其他原因造成的骨质坏死形成的慢性窦道,外伤或手术后异物残留形成的慢性窦道等。
现有负压吸引技术能够用于大创面治疗修复工作,但是在窦道创面修复工作中使用,由于负压吸引相关装置无法放入窦道创面,并且单纯的VSD无法修复窦道创面,单纯人工真皮也不易存活,因此,提出一种窦道创面负压吸引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如何更好地治疗修复窦道创面,提供了一种窦道创面负压吸引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本实用新型包括填充部与负压吸引部,所述填充部包括与窦道内部形状相匹配的柱状件,所述柱状件的内部设置有预留孔,所述负压吸引部包括用于保护创面的创面保护盖、用于吸引窦道内部血液的吸引管与用于产生负压的负压管,所述吸引管设置在所述创面保护盖上,所述吸引管通过所述预留孔与所述柱状件连接,所述吸引管与所述负压管连通,所述柱状件为人工真皮材料制得,利用可自由裁剪的人工真皮柱状件,将其填入窦道创面内部,人工真皮柱状件血管化完全后可以成为自体的一部分,不会产生任何的排异反应,有利于窦道创面的治疗工作。
优选的,所述负压吸引部还包括连接管,所述连接管设置在所述创面保护盖上,所述吸引管通过所述连接管与所述负压管连接,创面保护盖用于保护窦道创面,防止其与外界空气接触后出现感染等现象。
优选的,所述负压吸引装置还包括负压机构,所述负压管的两端部分别与所述负压机构以及所述连接管连接,负压机构用于借助所述连接管与所述负压管对窦道创面内部的血液进行吸引工作,从而使血液在负压的作用下进入人工真皮柱状件内部的网眼中,使血管化进程得到有效加速。
优选的,所述负压机构为负压真空泵。
优选的,所述吸引管上贯穿设置有多个侧孔,多个所述侧孔均匀分布在所述吸引管上,侧孔用于更均匀地对窦道创面内部的血液进行吸引工作,可以使窦道创面内部各处修复得更加同步。
优选的,所述吸引管的直径为0.2~0.5cm,将吸引管的直径设计在0.2~0.5cm之间,在使用过程中,医护人员可以根据患者窦道的深度和宽度选用不同直径及长度的吸引管,比如在窦道的深度和宽度都较大时,可选用0.5cm左右的粗吸引管,并适当增加插入深度;在窦道的深度和宽度都较小时,便选用0.2cm左右的细吸引管,并适当减少插入深度;这样能够更有利于窦道创面的愈合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未经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2310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环保型热喷涂烤漆房
- 下一篇:一种有机覆盖物防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