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并联压缩机的油路平衡的制冷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21404.0 | 申请日: | 2019-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4206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3 |
发明(设计)人: | 刘晓东;杨剑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宝奥兰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1/10 | 分类号: | F25B1/10;F25B43/02;F25B41/06;F04B39/02;F04B39/04;F04B41/06;F04B49/10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吴芳 |
地址: | 214500 江苏省泰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并联 压缩机 油路 平衡 制冷系统 | ||
1.一种基于并联压缩机的油路平衡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压缩机(1)、第二压缩机(2)及用于平衡第一压缩机(1)与第二压缩机(2)内油路的油路输送管(5);
设置在所述第一压缩机(1)出口的第一排气管路(31)与设置在第二压缩机(2)出口的第二排气管路(32)汇集成出气总管路(3),设置在所述第一压缩机(1)入口的第一吸气管路(61)与设置在所述第二压缩机(2)入口的第二吸气管路(62)均通过油分离装置(4)与进气总管路(6)连通;
所述油分离装置(4)使吸气的回油通过第二吸气管路(62)进入第二压缩机(2);
所述第一吸气管路(61)上设有压降单元,使得所述第一压缩机(1)吸入的气流在第一吸气管路(61)上的压降大于所述第二压缩机(2)吸入的气流在第二吸气管路(62)上的压降,所述油路输送管(5)的起始端设在第二压缩机(2)的油箱外壳上,且其高度高于或等于第二压缩机(2)的安全油位,所述第一吸气管路(61)与第二吸气管路(62)中的压降差使得第二压缩机(2)中的油通过所述油路输送管(5)进入第一压缩机(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并联压缩机的油路平衡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缩机(1)为变频压缩机,所述第二压缩机(2)为定速压缩机,所述油路输送管(5)的末端与所述第一压缩机(1)的油箱外壳连通,或者,所述油路输送管(5)的末端与所述第一吸气管路(61)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并联压缩机的油路平衡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分离装置(4)为倒置T型三通,所述倒置T型三通的直通口水平且直角通口朝上,所述进气总管路(6)与所述倒置T型三通的一个直通口连通,所述倒置T型三通的另一个直通口与第二吸气管路(62)连通,所述倒置T型三通的直角通口与第一吸气管路(61)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并联压缩机的油路平衡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分离装置(4)为用于将油离心甩到管路壁面上的离心管路,所述离心管路的甩出方向为朝向第二吸气管路(6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并联压缩机的油路平衡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气管路(61)上的压降单元为缩口结构,所述压降单元的缩口内径范围为所述第一吸气管路(61)内径的60%至7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并联压缩机的油路平衡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气管路(61)上的压降单元使整个第一吸气管路(61)的内径范围为所述第二吸气管路(62)内径的4/5至5/6。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并联压缩机的油路平衡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系统还包括连通的冷凝器和蒸发器,所述出气总管路(3)与所述冷凝器之间并联设置有电子膨胀阀和毛细管,所述蒸发器的出口与所述进气总管路(6)连通;
所述毛细管通过电磁阀控制其通断,所述毛细管的流量为所述第二压缩机(2)的流量的60%至8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并联压缩机的油路平衡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系统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压缩机(1)内的油位监测装置,所述油位监测装置用于在检测到所述第一压缩机(1)内的油位低于失油阈值时发出警报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宝奥兰空调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宝奥兰空调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2140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反渗透膜清洗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厌氧消化反应的物料输送管道加热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