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巷道交岔点牛鼻子的支护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120943.2 | 申请日: | 2019-07-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1736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 发明(设计)人: | 李争荣;冯兴隆;刘华武;杜桂泉;崔晓东;吴明;刘明武;李志钧;尹继贵;洪超;资玉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迪庆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D20/00 | 分类号: | E21D20/00 |
| 代理公司: | 昆明祥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3114 | 代理人: | 张亦凡 |
| 地址: | 674400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巷道 交岔点 牛鼻子 支护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矿山支护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巷道交岔点牛鼻子的支护结构,设置于出矿口位置,其特征在于该支护包括锚索、钢带及无油钢丝绳,牛鼻子内设置三排锚索,每排三个锚索:沿锚索孔外纵向设置钢带,钢带外设置锚索托盘将钢带压紧,锚索穿过钢带及锚索托盘,在锚索端部安装锚具将锚索托盘压紧,通过钢带实现锚索的纵向连接;位于同排的锚索孔外横向设置无油钢丝绳将锚索连接,无油钢丝绳穿过锚索托盘,通过无油钢丝绳实现锚索的横向连接。该结构能够有效实现对巷道交岔点牛鼻子等薄弱部位的支护,保证生产顺利完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矿山支护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巷道交岔点牛鼻子的支护结构。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地下矿山的牛鼻子部位应力集中程度高,往往成为最先破坏的部位,它的变形和破坏将会恶化相关巷道的工作状况,因此成为巷道支护中的关键。目前,采矿进路牛鼻子的支护形式主要有钢支架支护和锚网支护等。
公开号为208718705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巷道交岔点牛鼻子处的支护结构,锚杆垂直于巷道壁且间隔开布置;金属网通过所述多个锚杆设在所述巷道壁的外侧,或所述锚杆适于穿过所述金属网与所述巷道壁相连;加固结构,所述加固结构设在所述金属网的外侧且所述加固结构与所述金属网的相对位置固定。但再实际施工中,上述方案存在一定的不足:巷道交岔点牛鼻子处围岩受应力变化以及多次锚杆施工影响已变的异常破碎,工程围岩已松散,若采用上述支护结构难以施工,为增加围岩自稳能力,确保支护效果,亟需一种适用于巷道交岔点牛鼻子的支护结构。
发明内容
由于现有的巷道交岔点牛鼻子的支护结构难以施工,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巷道交岔点牛鼻子的支护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巷道交岔点牛鼻子的支护结构,设置于出矿口位置,其特征在于该支护包括锚索、钢带及无油钢丝绳,牛鼻子内设置三排锚索,每排三根锚索:
上部的锚索孔深度均为10m,施工倾角为28°;
中部锚索孔深度为6-8.0m,施工倾角为5°;
下部一排锚索锚索孔深度3.0m,倾角-12°;
沿锚索孔外纵向设置钢带,钢带外设置锚索托盘将钢带压紧,锚索穿过钢带及锚索托盘,在锚索端部安装锚具将锚索托盘压紧,通过钢带实现锚索的纵向连接;
位于同排的锚索孔外横向设置无油钢丝绳将锚索连接,无油钢丝绳穿过锚索托盘,通过无油钢丝绳实现锚索的横向连接。
具体的,钢带采用W型矿用钢带或自制钢带,所述自制钢带规格为宽度320mm、厚度为20mm。
具体的,锚具采用KJ-1型矿用锚具。
最佳的,所述的锚索托盘上设置三列孔,两侧开孔用于固定无油钢丝绳,中部开孔用于锚固。
本实用新型的巷道交岔点牛鼻子的支护结构,在原有支护基础上进行改进,针对岩石异常破碎区域及应力显现明显区域,设置了锚索、钢带及无油钢丝绳的相互配合的支护结构,能够有效实现对巷道交岔点牛鼻子等薄弱部位的支护,保证生产顺利完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施工剖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护结构的安装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锚索托盘的安装示意图。
其中,锚索1,钢带2,无油钢丝绳3,锚索托盘4,锚具5。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迪庆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云南迪庆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2094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动车充电智能保护设备
- 下一篇:一种钢筋调直切断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