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自动排列的新型复合材料堆叠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20873.0 | 申请日: | 2019-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1957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6 |
发明(设计)人: | 张晶;陈道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澳兰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61/00 | 分类号: | B65G61/00 |
代理公司: | 南通锦惠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84 | 代理人: | 钱靓 |
地址: | 226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排列 新型 复合材料 堆叠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自动排列的新型复合材料堆叠装置,包括夹板、中心轴和丝杆,所述夹板的外侧固定有伸缩组件的一端,且伸缩组件的另一端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前侧安装有活动杆,且活动杆的外部套接有套杆,所述活动杆和套杆的连接处贯穿有固定螺栓,所述中心轴固定于套杆的前端,且中心轴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轴承座,所述轴承座的外侧中间位置安装有步进电机,且步进电机的外侧安装有滚珠台座,所述丝杆贯穿于滚珠台座的内部中间位置,且丝杆的上端连接有伺服电机。该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两个对称的夹板夹取板材,同时利用步进电机与中心轴之间相互配合,可以带动夹板绕着中心轴旋转,代替人工搬运,有利于减轻工作人员的负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复合材料加工整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自动排列的新型复合材料堆叠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科技的迅猛发展,对于新型复合材料的研究也趋于火热,一般新型复合材料会在流水线上加工成板型形状来存放,这样的方式方便板材材料相互堆砌,有利于减小存储所占用的空间。
目前市场上主要通过人工对加工好的复合材料板材进行堆砌操作,容易耗费较多劳动力,给流水线上的工人增加了工作量,影响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可自动排列的新型复合材料堆叠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自动排列的新型复合材料堆叠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目前市场上主要通过人工对加工好的复合材料板材进行堆砌操作,容易耗费较多劳动力,给流水线上的工人增加了工作量,影响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自动排列的新型复合材料堆叠装置,包括夹板、中心轴和丝杆,所述夹板的外侧固定有伸缩组件的一端,且伸缩组件的另一端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前侧安装有活动杆,且活动杆的外部套接有套杆,所述活动杆和套杆的连接处贯穿有固定螺栓,所述中心轴固定于套杆的前端,且中心轴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轴承座,所述轴承座的外侧中间位置安装有步进电机,且步进电机的外侧安装有滚珠台座,所述丝杆贯穿于滚珠台座的内部中间位置,且丝杆的上端连接有伺服电机。
优选的,所述夹板的内表面连接有软垫,且夹板的数量设置为2个,并且关于中心轴的竖直中心线左右对称分布。
优选的,所述伸缩组件包括活塞杆、气缸和气泵,且夹板的外表面中间位置固定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外部套接有气缸,且气缸的左端与气泵相连通,并且活塞杆与气缸之间相互配合构成伸缩结构。
优选的,所述活动杆的外壁均匀开设有螺孔,且螺孔的尺寸与固定螺栓的尺寸相吻合,并且活动杆贯穿于套杆的内部,同时活动杆与套杆之间相互配合构成伸缩结构。
优选的,所述中心轴贯穿于轴承座的内部,且步进电机与中心轴之间构成转动结构。
优选的,所述丝杆的外壁与滚珠台座的内壁均开设有螺纹,且丝杆和滚珠台座之间的螺纹尺寸相吻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可自动排列的新型复合材料堆叠装置通过设置两个对称的夹板夹取板材,代替人工搬运,有利于减轻工作人员的负担,并且夹板接触板材的一面包裹着柔软的软垫,不仅可以增强与板材之间的摩擦力,同时还可以减小对板材的损伤;
2.设置伸缩组件可以实现长短伸缩,以便于使得整个装置满足于不同宽度的板材搬运需求,并且活动杆与套杆之间可以伸缩,以便于改变夹板距离中心轴的距离,有利于根据实际操作情况调节堆砌板材与装置主体之间的距离,实用性较强;
3.设置步进电机与中心轴之间相互配合,可以带动夹板绕着中心轴旋转,以便于将夹取的板材带离流水线,并堆砌在地面上,设置丝杆与滚珠台座之间是通过螺纹作用连接在一起的,滚珠台座可以沿着丝杆上下移动,从而实现对板材在竖直方向上进行堆砌。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澳兰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澳兰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2087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