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力柜用降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20243.3 | 申请日: | 2019-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7971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发明(设计)人: | 郭丽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中电南瑞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B1/56 | 分类号: | H02B1/56;H02B1/30;H02K7/14;H02K7/10 |
代理公司: | 广州天河万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18 | 代理人: | 刘强;陈轩 |
地址: | 710065 陕西省西安市***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力 降温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力柜用降温装置,包括电力柜本体,所述电力柜本体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的背面固定连接有第一传动柱,所述第一传动柱的背面固定连接有第一传动块。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电力柜本体、第一电机、转盘、第一传动柱、第一传动块、第一滚轴、第二滚轴、皮带、连动块、第一固定块、滑块、传动板、第二传动块、第二传动柱、第三传动块、固定板、第二电机和第一散热风扇配合使用,解决了有的电力柜降温装置存在降温效率低、不够节能,且散热位置单一,降温效果不明显,降温后的热空气直接排放到外界,造成能量的损失,降低了电力柜的实用性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降温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力柜用降温装置。
背景技术
电力是以电能作为动力的能源,发明于19世纪70年代,电力的发明和应用掀起了第二次工业化高潮,成为人类历史18世纪以来,世界发生的三次科技革命之一,从此科技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电力柜在工作时需要用的降温装置,但现有的电力柜降温装置存在降温效率低、不够节能,且散热位置单一,降温效果不明显,降温后的热空气直接排放到外界,造成能量的损失,降低了电力柜的实用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力柜用降温装置,具备散热均匀的优点,解决了有的电力柜降温装置存在降温效率低、不够节能,且散热位置单一,降温效果不明显,降温后的热空气直接排放到外界,造成能量的损失,降低了电力柜的实用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力柜用降温装置,包括电力柜本体,所述电力柜本体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的背面固定连接有第一传动柱,所述第一传动柱的背面固定连接有第一传动块,所述第一传动块的背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滚轴,所述第一滚轴的右侧设有第二滚轴,所述第二滚轴的表面套设有皮带,所述第二滚轴与第一滚轴通过皮带转动连接,所述皮带的表面套设有连动块,所述电力柜本体内壁的后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正面固定连接有传动板,所述传动板正面的顶部与底部均设有第二传动块,所述第二传动块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传动柱,所述第二传动柱的背面贯穿至传动板的背面固定连接有第三传动块,所述传动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散热风扇。
优选的,所述电力柜本体内壁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柱,所述第一限位柱与第三传动块配合使用。
优选的,所述传动板正面的顶部与底部均设有两个第二限位柱,所述第二限位柱与第二传动块配合使用。
优选的,所述电力柜本体的内部横向连接有散热承重板,所述散热承重板位于第一散热风扇的顶部且与第一散热风扇配合使用。
优选的,所述第二滚轴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第四传动块,所述第四传动块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第三传动柱,所述第三传动柱的正面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与电力柜本体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电力柜本体的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散热风扇,所述电力柜本体正面的顶部设有散热网,所述第二散热风扇与散热网配合使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电力柜本体、第一电机、转盘、第一传动柱、第一传动块、第一滚轴、第二滚轴、皮带、连动块、第一固定块、滑块、传动板、第二传动块、第二传动柱、第三传动块、固定板、第二电机和第一散热风扇配合使用,解决了有的电力柜降温装置存在降温效率低、不够节能,且散热位置单一,降温效果不明显,降温后的热空气直接排放到外界,造成能量的损失,降低了电力柜的实用性的问题,该电力柜用降温装置,具备散热均匀的优点,方便了使用者使用,提高了电力柜的实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中电南瑞电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西安中电南瑞电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2024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船用抗浪登塔梯
- 下一篇:一种配变测试监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