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制冷设备的冷凝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20224.0 | 申请日: | 2019-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4148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7 |
发明(设计)人: | 顾芸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F25B39/04 | 分类号: | F25B39/04;F28B1/06;F28D1/047 |
代理公司: | 北京力量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504 | 代理人: | 韩慧颖 |
地址: | 210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冷 设备 冷凝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制冷设备的冷凝器,包括散热风机、底部支撑架、第一冷凝板、环形架、冷凝管、散热翅片、进口、连接铜管、第二冷凝板、出口、中部支撑架、过滤层。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风机的上方分别设有第一冷凝板与第二冷凝板,第一冷凝板与第二冷凝板内部均设有螺旋排列的扁平型结构的冷凝管,且冷凝管侧壁与冷凝管侧壁之间均匀焊接有散热翅片,该种双层冷凝板结构能够在散热风机的作用下极大程度的提高散热效率,同时在螺旋排列的冷凝管与散热翅片的配合作用下,能够极大程度的提高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从而进一步的强化了散热效果,很大的满足了人们的使用需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制冷设备的冷凝器,具体为一种制冷设备的冷凝器,属于冷凝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冷凝器为制冷系统的机件,属于换热器的一种,能把气体或蒸气转变成液体,将管子中的热量,以很快的方式,传到管子附近的空气中,冷凝器工作过程是个放热的过程,所以冷凝器温度都是较高的,在冷冻厂中用冷凝器来冷凝氨和氟利昂之类的制冷蒸气,在蒸馏过程中,把蒸气转变成液态的装置也称为冷凝器,所有的冷凝器都是把气体或蒸气的热量带走而运转的。
现有的冷凝器大多为单层矩形排列式结构,其冷凝管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达不到最大化,同时现有的冷凝器大多为自主扩散的散热散热方式,没有定向的风机结构,从而使整个冷凝器的散热效率达不到使用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制冷设备的冷凝器,双层冷凝板结构能够在散热风机的作用下极大程度的提高散热效率。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制冷设备的冷凝器,包括散热风机,所述散热风机形状为圆盘型结构,所述散热风机顶部的边缘位置固定连接有底部支撑架,所述风机的正上方分别设有第一冷凝板与第二冷凝板,且所述第一冷凝板底部通过所述底部支撑架连接于所述散热风机,所述第二冷凝板与所述第一冷凝板之间固定连接有中部支撑架,所述第一冷凝板与所述第二冷凝板均包括环形架、冷凝管与散热翅片,所述冷凝管位于所述环形架的内部,且所述冷凝管在所述环形架内部呈螺旋式排列,所述环形架内腔侧壁与所述冷凝管侧壁之间以及所述冷凝管侧壁与所述冷凝管侧壁之间均匀固定焊接有散热翅片,所述第一冷凝板中的冷凝管通过连接铜管与所述第二冷凝板中的冷凝管密封连接,且所述连接铜管的两端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冷凝板与所述第二冷凝板的中心位置。
优选的,为了提高散热效率,为了避免冷凝管发生磕碰现象,所述冷凝管为扁片型结构,且所述冷凝管的宽度与所述环形架高度相同。
优选的,为了提高冷凝管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所述第一冷凝板与第二冷凝板均为圆盘型结构,所述第一冷凝板的半径大于所述第二冷凝板的半径。
优选的,为了保证制冷剂蒸气能够在第一冷凝板与第二冷凝板中螺旋流动,所述第一冷凝板中的冷凝管为从外向内螺旋式排列,所述第二冷凝板中的冷凝管为从内向外螺旋式排列。
优选的,为了满足使用需求,所述第一冷凝板左侧面设有进口,且所述进口与第一冷凝板中的冷凝管连接,所述第二冷凝板右侧面设有出口,且所述出口与所述第二冷凝板中的冷凝管连接。
优选的,为了能够过滤掉空气中的大颗粒杂志,从而减少对第一冷凝板与第二冷凝板清理的频率,所述风机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过滤层,所述过滤层与风机结构大小相匹配,所述风机与所述第一冷凝板之间的距离为3cm-5c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风机的上方分别设有第一冷凝板与第二冷凝板,第一冷凝板与第二冷凝板内部均设有螺旋排列的扁平型结构的冷凝管,且冷凝管侧壁与冷凝管侧壁之间均匀焊接有散热翅片,该种双层冷凝板结构能够在散热风机的作用下极大程度的提高散热效率,同时在螺旋排列的冷凝管与散热翅片的配合作用下,能够极大程度的提高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从而进一步的强化了散热效果,很大的满足了人们的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2022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