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丙烯酸异辛酯废油回收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119916.3 | 申请日: | 2019-07-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1981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 发明(设计)人: | 周晓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新东风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7C67/48 | 分类号: | C07C67/48;C07C69/54;C07C67/333;C07C67/6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劲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89 | 代理人: | 陆滢炎 |
| 地址: | 223100 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县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丙烯酸 异辛酯 废油 回收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丙烯酸异辛酯废油回收装置,包括解聚釜、塔冷凝器、接受槽、放空捕集器、尾气缓冲罐、阻聚剂溶配槽、产品罐、稀释釜、稀释剂缓冲罐和焚烧炉。本实用新型的回收装置在塔冷凝器后加设放空捕集器,放空捕集器对塔冷凝器未完全冷却的气相进行二次冷却,可以提高产品的回收效率,减少尾气排放;解聚釜后添加稀释釜及稀释剂缓冲罐,并且稀释釜的气相出口与放空补集器连接,一方面可以提高产品的回收效率,另一方面能够提高残渣焚烧的流动性能,使得残渣焚烧更彻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丙烯酸异辛酯废油回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丙烯酸异辛酯废油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丙烯酸异辛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具有多种用途,丙烯酸异辛酯在生产过程中往往会产生大量的废弃物,废弃物中仍含有大量的丙烯酸异辛酯,若废弃物全部丢弃则浪费大量资源,并且也不利于节能环保,因此对丙烯酸异辛酯废油进行回收利用成为趋势,然后现有的丙烯酸异辛酯废油回收装置仍然存在回收效率低、回收产生的尾气量大、工艺复杂等问题。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丙烯酸异辛酯废油回收装置,从而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丙烯酸异辛酯废油回收装置,包括解聚釜、塔冷凝器、接受槽、放空捕集器、尾气缓冲罐、阻聚剂溶配槽、产品罐、稀释釜、稀释剂缓冲罐和焚烧炉,所述解聚釜设置有气相出口和残液出口,所述解聚釜的气相出口与塔冷凝器连接,所述解聚釜的残液出口与稀释釜连接,所述塔冷凝器还与接受槽连接,所述接受槽上还设置液相进口一、液相进口二、液相出口和气相出口,所述接受槽的液相进口一与阻聚剂溶配槽连接、液相进口二和气相出口均与放空捕集器连接、液相出口与产品罐连接,所述放空捕集器还与尾气缓冲罐连接,所述稀释釜设置有气相出口,所述稀释釜的气相出口与放空捕集器连接,所述稀释剂缓冲罐与稀释釜连接,所述稀释剂缓冲罐还设置有气相出口,所述稀释剂缓冲罐的气相出口与尾气缓冲罐连接,所述稀释釜和尾气缓冲罐合并后与焚烧炉连接。
所述放空捕集器是气体捕集器。
所述阻聚剂溶配槽和接受槽之间还设置有压力泵,所述压力泵将阻聚剂溶配槽内的液体输送到接受槽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回收装置在塔冷凝器后加设放空捕集器,放空捕集器对塔冷凝器未完全冷却的气相进行二次冷却,可以提高产品的回收效率,减少尾气排放;解聚釜后添加稀释釜及稀释剂缓冲罐,并且稀释釜的气相出口与放空补集器连接,一方面可以提高产品的回收效率,另一方面能够提高残渣焚烧的流动性能,使得残渣焚烧更彻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丙烯酸异辛酯废油回收装置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1-解聚釜、101-解聚釜气相出口、102-解聚釜残液出口、2-塔冷凝器、3-接受槽、31-接受槽液相进口一、32-接受槽液相进口二、33-接受槽液相出口、34-接受槽气相出口、4-放空捕集器、5-尾气缓冲罐、6-阻聚剂溶配槽、7-产品罐、8-稀释釜、81-稀释釜气相出口、9-稀释剂缓冲罐、91-稀释剂缓冲罐气相出口、10-焚烧炉、11-压力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除非另有其它明确表示,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或其变换如“包含”或“包括有”等等将被理解为包括所陈述的元件或组成部分,而并未排除其它元件或其它组成部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新东风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新东风化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1991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路自动进样的热解析仪
- 下一篇:一种抛光机自动上蜡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