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商用燃气热水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18513.7 | 申请日: | 2019-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2060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发明(设计)人: | 朱庆国;杨少青;陈如意;顾霞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观能多能源(江苏)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H1/14 | 分类号: | F24H1/14;F24H9/20 |
代理公司: | 南京同泽专利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45 | 代理人: | 闫彪 |
地址: | 2145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商用 燃气 热水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商用燃气热水系统,属于热水器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具有低温水出口、高温水入口以及燃烧器的燃气热水器,低温水出口经环绕燃烧器的换热管路与高温水入口连通,还包括设置温度传感器的的储水箱,储水箱的底部和上部分别具有冷水进口和热水出口;储水箱的中下部设有低温水出口,低温水出口通过水泵通往燃气热水器的进水口,燃气热水器的出水口通往设置在储水箱中部的高温水入口。本实用新型不仅可以保证满足瞬间大水量及长时间供水的需求,而且有效避免了超调(过高或过低)现象,能保证水温基本不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燃气热水系统,尤其是一种商用燃气热水系统,属于热水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据申请人了解,现有燃气热水器在使用过程中,当需要向多个用水点供水时,普遍存在如下问题:a.由于不同用水点启停时间不一致,致使水温经常出现超调(过高或过低)现象;b.由于单个燃气热水器功率有限,很难满足诸如宾馆、学校、医院之类集群用户场所的用水需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可以有效解决水温超调问题、并且保证满足瞬间大水量及长时间提供所需热水的商用燃气热水系统,从而给集群用户带来便利。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商用燃气热水系统的基本技术方案为:包括至少一个具有低温水出口、高温水入口以及燃烧器的热源(例如燃气热水器),所述低温水出口经环绕燃烧器的换热管路与高温水入口连通,还包括设置温度传感器的的储水箱,所述储水箱的底部和上部分别具有冷水进口和热水出口;所述储水箱的中下部设有低温水出口,所述低温水出口通过水泵通往热源的进水口,所述燃气热水器的出水口通往设置在储水箱中部的高温水入口。
工作过程中,当温度传感器检测到储水箱内部的水温小于设定温度时,将通过控制电路控制水泵启动,驱使储水箱中下部的水由低温水出口进入燃气热水器;燃气热水器则在其水流开关的作用下自动点火燃烧加热,使经过换热管路的水升温后由高温水入口进入储水箱中部,如此循环,直至储水箱内的水温达到设定温度时,水泵停机,燃气热水器停止。
由于本实用新型合理设置了储水箱储能缓冲环节,因此不仅有效避免了现有燃气热水器由于直接通过燃烧热交换供水时水温惯性导致的超调(过高或过低)现象,而且储水箱即使向多个启停无规律的用水点供水,也能保证水温基本不变。并且,本实用新型合理利用了水温分层机理,设置在储水箱中下部的低温水出口可以将因逐渐变冷而下沉的水及时输送到燃气热水器加热,而设置在储水箱中部的高温水入口可以及时补充上部输出的热水,从而以尽可能小的能耗、尽可能大的热水出率满足恒定水温的供给需求。总之,不仅可以保证满足瞬间大水量及长时间供水的需求,而且有效避免了超调(过高或过低)现象,能保证水温基本不变。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完善是:所述储水箱呈立筒形,上部两侧分别装有燃气热水器。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完善是:所述储水箱中下部的低温水出口通过水泵后由分支管路分别通往两燃气热水器的进水口,两燃气热水器的出水口分别通往储水箱的高温水入口,形成两燃气热水器的并联加热系统。
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的完善是: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高温水入口和低温水出口之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产品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实施例的循环管路系统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的商用燃气热水系统如图1和图2所示,设置有温度传感器T的立筒形储水箱2上部两侧装有分别具有低温水出口、高温水入口以及内部燃烧器的燃气热水器1、1’。燃气热水器1、1’的低温水出口通过水流开关经环绕其燃烧器的换热管路与高温水入口连通,这些均与公知的常规燃气热水器类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观能多能源(江苏)有限公司,未经观能多能源(江苏)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1851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