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玻纤表面处理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118496.7 | 申请日: | 2019-07-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9418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 发明(设计)人: | 张全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元源新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3C25/007 | 分类号: | C03C25/007;C03C25/6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41200 ***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表面 处理机 | ||
1.一种多功能玻纤表面处理机,包括外壳(1)、支架(2)、控制器(3)、浸泡桶(4)、转槽(5)和电机(6),所述外壳(1)底端面四端安装有支架(2),所述控制器(3)锁合于外壳(1)侧表面,所述浸泡桶(4)绕着外壳(1)顶端面中部开设的转槽(5)内侧转动连接,所述电机(6)安装于外壳(1)内侧底端面开设的电机槽内侧,且电机(6)顶端面输出轴固定插接于浸泡桶(4)底端面中部,所述电机(6)与控制器(3)进行电连接;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甩干机构(7),所述甩干机构(7)设置于外壳(1)内侧底部,所述甩干机构(7)由固定环(71)、环形槽(72)、通孔(73)、连接管(74)、电磁阀(75)、储液槽(76)、导向环(77)、循环机构(78)、排液管(79)和开关阀(710)组成,所述固定环(71)内圈焊接于浸泡桶(4)侧表面顶部,且固定环(71)贴合于外壳(1)顶端面,所述环形槽(72)开设于浸泡桶(4)内部,所述通孔(73)垂直贯通于浸泡桶(4)内侧端面和环形槽(72)内侧端面,所述连接管(74)固定插接于浸泡桶(4)底端面边沿处开设的插口内侧,且连接管(74)上安装有电磁阀(75),所述储液槽(76)呈环状开设于外壳(1)内侧底端,所述导向环(77)紧固于储液槽(76)内侧底端,所述循环机构(78)设置于储液槽(76)内侧右端底部,所述排液管(79)固定插接于外壳(1)底端面开设的圆孔内侧,且排液管(79)内侧端面衔接于导向环(77)内侧底端,所述开关阀(710)安装于排液管(79)上,所述电磁阀(75)与控制器(3)进行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玻纤表面处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机构(78)由保护罩(781)、循环泵(782)、进液管(783)、循环管(784)和卡环(785)组成,所述保护罩(781)紧固于储液槽(76)内侧右下端,所述循环泵(782)锁合于保护罩(781)内侧底端面,所述进液管(783)一端衔接于循环泵(782)输入端,另一端贯穿于保护罩(781)内侧左端面,所述循环管(784)一端无缝衔接于循环泵(782)输出端,另一端贯穿于外壳(1)右端面底部后向上延伸至浸泡桶(4)内侧顶端,所述卡环(785)锁合于外壳(1)右端面,且卡环(785)内圈紧贴于循环管(784)外侧端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玻纤表面处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环(77)的顶端面呈由外向内减缩的斜面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玻纤表面处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73)等间距开设有两个以上于浸泡桶(4)内侧端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玻纤表面处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槽(72)底端面和浸泡桶(4)外侧端面设置有一层耐磨损钛层。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玻纤表面处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护罩(781)顶端面与储液槽(76)内侧底端面呈30°夹角。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玻纤表面处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管(783)与保护罩(781)的连接处设置有一层密封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元源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元源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1849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