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内窥镜导向管用固定座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17434.4 | 申请日: | 2019-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8123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发明(设计)人: | 董崇林;孙铭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董崇林 |
主分类号: | A61B1/00 | 分类号: | A61B1/00 |
代理公司: | 威海科星专利事务所 37202 | 代理人: | 于涛 |
地址: | 2642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窥镜 导向 管用 固定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窥镜导向管用固定座,属于医疗设备领域。设有底座,底座的上侧面与下侧面平行,底座的左端面与右端面之间呈八字形排列,底座的左端面及右端面上分别固定有左支撑板及右支撑板,底座后部安装有梯形连接体,底座的前部中间部位加工有长条形通槽,长条形通槽前端的底座上加工有八字形凹槽,围绕长条形通槽在底座的上侧面安装有半圆环形凸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以减轻医生的劳动强度,提高检查的精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领域,详细地讲是一种内窥镜导向管用固定座。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医用内窥镜是一种光学仪器,需从人体外经过人体管道送入体内,对身体内部的疾病进行检查,使用时需配合导向管进行引导,医生一手把持导向管,另一只手对内窥镜进行插入、转动角度的操作,在内窥镜的行进过程中完全凭操作者的经验、感觉进行操作,时间稍长就会有疲劳感,致使出现漏检的情况发生,并且探测的精度不理想。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内窥镜导向管用固定座,可以减轻医生的劳动强度,提高检查的精度。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内窥镜导向管用固定座,设有底座,其特征在于,底座的上侧面与下侧面平行,底座的左端面与右端面之间呈八字形排列,底座的左端面及右端面上分别固定有左支撑板及右支撑板,底座后部安装有梯形连接体,底座的前部中间部位加工有长条形通槽,长条形通槽前端的底座上加工有八字形凹槽,围绕长条形通槽在底座的上侧面安装有半圆环形凸台。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可以减轻医生的劳动强度,提高检查的精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A-A剖视图。
图中 1.凸台,2.左支撑板,3.连接体,4.右支撑板,5.底座,6.通槽,7.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中,本实用新型设有底座5,底座5的上侧面与下侧面平行,底座5的左端面与右端面之间呈八字形排列,底座5的左端面及右端面上分别固定有左支撑板2及右支撑板4,底座5后部安装有梯形连接体3,底座5的前部中间部位加工有长条形通槽6,长条形通槽6前端的底座5上加工有八字形凹槽7,围绕长条形通槽6在底座5的上侧面安装有半圆环形凸台1。
将本实用新型置于人体管道的开口处,内窥镜经八字形凹槽7放置在长条形通槽6位置,然后将内窥镜导向管下端插套在半圆环形凸台1上,操作时手腕放置在梯形连接体3的上斜面,需要插入内窥镜时只需用两个手指轻轻地推进其视频传输线,需要转动内窥镜时用手指扳动其视频传输线使之与导向管压紧,然后绕半圆环形凸台1转动导向管即可将内窥镜转动一定角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董崇林,未经董崇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1743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变换组合的双用休闲椅
- 下一篇:一种园林用割草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