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道路能量收集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17175.5 | 申请日: | 2019-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1857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31 |
发明(设计)人: | 孙梦蝶;王伟;张天明;张祖涛;罗大兵;潘亚嘉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H1/32 | 分类号: | F16H1/32;F16H57/08;H02K7/18;H02K7/116 |
代理公司: | 成都点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32 | 代理人: | 葛启函 |
地址: | 61003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道路 能量 收集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道路能量收集机构,涉及换能机构设计技术领域。所述分体式卧式滚筒两端的内壁分别设有左、右内齿轮;主驱动轴左端经左小角接触球轴承与在分体式箱体左侧立板固定;右小角接触球轴承内圈与主驱动轴过盈配合,主驱动轴右端经联轴器与发电机输入轴联接;所述左小角接触球轴承内侧的主驱动轴设有与小行星齿轮一啮合的左直齿轮,小行星齿轮一与带有半轴的小行星齿轮二啮合,小行星齿轮二的轴通过小深沟球轴承二与箱体左侧立板固定;所述小行星齿轮二与所述左内齿轮啮合;所述左直齿轮内侧的主驱动轴设有左大角接触球轴承,外圈与卧式滚筒左侧内壁固定;卧式滚筒右侧的传动结构与左侧类似。用于道路能量收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能机构设计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日益受到许多国家的重视。道路能量采集是一种具有发展潜力的新型清洁能源技术,可以在不影响汽车正常行驶的情况下,收集车辆通过时的部分动能,并转换为电能。道路能量采集技术可用于道路侧的设备如监控、传感器等的供电,从而有效节约电能,避免长距离输电的电力损耗和建设成本。
据检索,目前已有相关的道路能量采集装置,如专利号CN106194622A名称为“一种机械式减速带发电装置”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由运动形式变换部分、定时部分和蓄能发电部分组成,此装置有以下缺点:首先,减速带部分是凸出地面的,在车辆经过时会产生颠簸,影响车上乘客的乘坐舒适度;其次,装置内部结构复杂,易产生故障,不易维修,可靠性低。
又如专利号CN208455514U名称为“一种道路减速带及其能量回收装置”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通过减速带板、固定支撑板、支撑杆、阻尼器以及发电机进行发电,此装置存在以下两个问题,首先由于阻尼器的存在,车辆经过时的一部分能量会以热能的形式耗散,能量采集效率过低;其次,在车辆正向通过时,减速带板绕固定支撑杆端销转动,会造成阻尼器活动杆与阻尼器缸筒之间产生循环的应力,易产生疲劳损失,寿命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道路能量收集机构,它能有效地解决汽车通过传统道路能量采集机构产生颠簸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道路能量收集机构,包括由上箱体和下箱体构成的分体式箱体,所述分体式箱体内部偏右设有立板,左侧箱体内设有分体式卧式滚筒,所述分体式卧式滚筒包括滚筒上部和滚筒下部,它们通过螺栓固定,所述分体式卧式滚筒左、右两端的内壁分别设有左内齿轮、右内齿轮;上箱体的上表面设有一个长方形孔,所述卧式滚筒顶部位于所述长方形孔内且与上箱体的上表面平齐;主驱动轴左端经左小角接触球轴承与在分体式箱体左侧立板固定;右小角接触球轴承内圈与主驱动轴过盈配合,右小角接触球轴承外圈与所述立板固定,主驱动轴右端经联轴器与发电机输入轴联接;所述左小角接触球轴承内侧的主驱动轴设有与带有半轴的小行星齿轮一啮合的左直齿轮,所述左直齿轮通过左单向轴承的内圈与主驱动轴过盈配合;所述带有半轴的小行星齿轮一通过小深沟球轴承一与箱体左侧立板固定,带有半轴的小行星齿轮一与带有半轴的小行星齿轮二啮合,所述带有半轴的小行星齿轮二的轴通过小深沟球轴承二与箱体左侧立板固定;所述小行星齿轮二与所述左内齿轮啮合;所述左直齿轮内侧的主驱动轴设有左大角接触球轴承,所述左大角接触球轴承的内圈与主驱动轴过盈配合,外圈与卧式滚筒左侧内壁固定;右大角接触球轴承的外圈与卧式滚筒右侧内壁固定,内圈与主驱动轴过盈配合,所述右大角接触球轴承右侧的主驱动轴设有与大行星齿轮啮合的右直齿轮,所述右直齿轮通过右单向轴承的内圈与主驱动轴过盈配合;所述大行星齿轮与所述右内齿轮啮合;所述大行星齿轮与齿轮轴过盈配合,齿轮轴通过大深沟球轴承与所述立板固定。
所述发电机与下箱体右侧的平台固定。
所述左单向轴承、右单向轴承反向布置。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与原理:本装置设置在双向车道内,整个箱体内嵌在路面下方,箱体上盖的上表面与路面平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交通大学,未经西南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1717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弯接式活接接头
- 下一篇:一种汽车内饰背透发光装饰板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