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易于组装的棘轮扳手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16212.0 | 申请日: | 2019-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7941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30 |
发明(设计)人: | 章志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章志铭 |
主分类号: | B25B13/46 | 分类号: | B25B13/46;B25B23/0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汤宝平 |
地址: | 中国台湾彰化***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易于 组装 棘轮 扳手 | ||
一种易于组装的棘轮扳手,其包含有一个扳手本体及两个扣件,扳手本体的一端具有一个贯穿顶、底两面的贯孔,贯孔内设有一个棘轮,棘轮由上而下依序具有一个上棘齿部、一个上环槽、一个中棘齿部、一个下环槽及一个下棘齿部,上、下棘齿部凸出于贯孔外,中棘齿部位于贯孔内,上、下环槽位于贯孔外,两个扣件分别扣设于棘轮的上、下环槽内,用以将棘轮保持在贯孔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棘轮扳手不需要对扳手本体做过多的加工,以提升加工的便利性,并且让各个元件之间在装设时更加方便稳固,进而有利于棘轮的作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棘轮扳手,尤其涉及一种易于组装的棘轮扳手。
背景技术
在现有棘轮扳手的结构中,如图1所示,扳手本体1的一端具有一个用来装设棘轮2的容置槽3,扳手本体1在对应容置槽3的顶端的位置加工出一个用来装设扣环4的环轨5与一个用来装设封盖环6的环槽7,通过扣环4与封盖环6让棘轮2保持在容置槽3内,此外,扳手本体1在对应容置槽3的底端的位置加工出一个径向凸缘8,通过径向凸缘8对棘轮2提供挡止效果,以避免棘轮2掉出容置槽3外。
然而,对扳手本体1加工出环轨5、环槽7及径向凸缘8等结构时会相当的耗时繁复,并且容易因为加工误差而影响后续在组装上的精确度,进而导致棘轮2在作动时出现不顺畅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棘轮扳手,其易于组装且能提升加工便利性。
为了达成上述主要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棘轮扳手包含有一个扳手本体、一个棘轮、一个棘齿块,以及两个扣件。该扳手本体的一端具有一个贯穿顶、底两面的贯孔与一个径向连通该贯孔的容室;该棘轮可转动地设于该扳手本体的贯孔,该棘轮具有一个上棘齿部、一个中棘齿部、一个下棘齿部、一个上环槽及一个下环槽,该上棘齿部与该下棘齿部皆凸出于该贯孔外,该中棘齿部位于该贯孔内,该上环槽位于该贯孔外且位于该上棘齿部与该中棘齿部之间,该下环槽位于该贯孔外且位于该中棘齿部与该下棘齿部之间;该棘齿块设于该扳手本体的容室内且弹性啮接该棘轮的中棘齿部,用以限制该棘轮的转动方向;该两扣件的其中之一设于该棘轮的上环槽内,该两扣件的另外之一设于该棘轮的下环槽内,使该棘轮通过该两扣件保持在该贯孔内。
由上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棘轮扳手对该棘轮加工出该上环槽及该下环槽,并搭配该两扣件的定位效果,并不需要对该扳手本体做过多的加工,以提升加工的便利性,并且让各个元件之间在装设时更加方便稳固,进而有利于该棘轮的作动。
优选地,该棘轮的中棘齿部的轴向高度大于该棘轮的上棘齿部的轴向高度且大于该棘轮的下棘齿部的轴向高度;此外,该棘轮的上棘齿部的轴向高度等于该棘轮的下棘齿部的轴向高度。
优选地,各该扣件呈C形,且各该扣件的断面形状可以是矩形或圆形。
有关本实用新型所提供对于棘轮扳手的详细构造、特点、组装或使用方式,将于后续的实施方式详细说明中予以描述。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能了解,该些详细说明以及实施本实用新型所列举的特定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棘轮扳手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1实施例的棘轮扳手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1实施例的棘轮扳手的立体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1实施例的棘轮扳手的局部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2实施例的棘轮扳手的立体分解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3实施例的棘轮扳手的立体分解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扳手本体 2棘轮
3容置槽 4扣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章志铭,未经章志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1621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