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次分流热交换的换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16054.9 | 申请日: | 2019-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2543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6 |
发明(设计)人: | 赵祖良;赵赶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祖良 |
主分类号: | F28D21/00 | 分类号: | F28D21/00;F28F13/12;F28F27/00;C10B27/00 |
代理公司: | 江阴市扬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09 | 代理人: | 隋玲玲 |
地址: | 214426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次 分流 热交换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多次分流热交换的换热装置,它包括换热器装置本体,所述换热器装置由多层换热模块组成,所述换热模块包括多个等距间隔布置的换热单元,所述换热单元为顶部设有分流锥的箱体,箱体内由不锈钢耐热板分隔为4层连通的往复气流通道,最上层的往复气流通道在换热单元正面的一端设置换热气出口,最下层的往复气流通道在换热单元正面的一端设置换热气进口;上两层往复气流通道的宽度大于下两层的宽度,在此中间位置的两侧均设有一个向外侧倾斜的扰流板。本实用新型利用料斗效应使煤流紊流而达到煤流混合的目的,使得煤流多次打乱重组,达到有效分流均匀换热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化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次分流热交换的换热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神府、新疆等地是蕴藏大量不粘、弱粘和长焰煤等矿产资源的地区,尤其是位居世界八大煤田之一的神府地区,已建设了很多60万吨/年 240万吨/年兰炭厂。这些兰炭厂采用大型直立炉生产工艺生产半焦,其入炉原料均为20mm-80mm不粘、弱粘或长焰煤块煤。兰炭厂将买来的块煤进行筛选,取20mm-80mm块煤作为直立炉生产原料,而筛下约占煤量15% 20%的粉煤,只能作为廉价的动力煤卖掉,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从煤矿生产来看,由于大规模开采和机械化作业,其块煤率仅为30%-35%,而粉煤量很大达到开采量的65%以上,随着块煤的供应不足已经直接影响到了兰炭厂的正常生产。 关于不粘、弱粘和长焰煤等非炼焦煤的粉煤利用技术,有大连理工大学的流化床粉煤低温干馏技术,该技术已在陕西神木地区一公司投入了生产试验。该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有:(1)输送设备磨损严重;(2)煤气中粉尘量大,所回收的焦油难分离等问题。国内外的许多研究机构、煤炭企业对煤的半焦工艺、设备做了大量的研究试验,主要分为内热式、外热式干馏工艺;熄焦有湿法和干法熄焦;但存在的问题不少,如设备工艺复杂、污水污气污染严重、设备的密封问题带来的安全隐患、产出的油气焦质量较低等问题;因此亟需开发出一种高效、节能环保、生产安全的半焦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多次分流热交换的换热装置,具有可靠性高、油气产量高、油气焦品质好的优势,采用了干熄焦的方式使熄焦的热量最大化的得到了利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多次分流热交换的换热装置,它包括换热器装置本体,所述换热器装置由多层换热模块组成,所述换热模块包括多个等距间隔布置的换热单元, 所述换热单元为顶部设有分流锥的箱体,箱体内由不锈钢耐热板分隔为4层连通的往复气流通道,最上层的往复气流通道在换热单元正面的一端设置换热气出口,最下层的往复气流通道在换热单元正面的一端设置换热气进口;上两层往复气流通道的宽度大于下两层的宽度,在此中间位置的两侧均设有一个向外侧倾斜的扰流板,扰流板与换热单元的外壁形成一个分馏气体通道;最下层的不锈钢耐热板设置在箱体底部的上方,由此在箱体底部也形成一个分馏气体通道。
一种多次分流热交换的换热装置,上下相邻两层的换热单元交错布置。
一种多次分流热交换的换热装置,所述扰流板向外侧倾斜30°~80°。
一种多次分流热交换的换热装置,所述换热单元的往复气流通道内壁设有内换热片,外壁设有外换热片。
一种多次分流热交换的换热装置,所述换热单元上均设有煤温传感器和气体温度传感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换热单元的两侧设置扰流板,相邻的扰流板形成一个开口的料斗,利用料斗效应使煤流紊流而达到煤流混合的目的,使得煤流多次打乱重组,达到有效分流均匀换热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换热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煤流向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祖良,未经赵祖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1605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浮动承重定位的高效传热半焦炉
- 下一篇:一种分切机放卷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