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浮动承重定位的高效传热半焦炉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16051.5 | 申请日: | 2019-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2069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6 |
发明(设计)人: | 赵祖良;赵赶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祖良 |
主分类号: | C10B3/02 | 分类号: | C10B3/02;C10B39/02;C10B53/04;C10B53/06;C10B49/02;F28D21/00 |
代理公司: | 江阴市扬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09 | 代理人: | 隋玲玲 |
地址: | 214426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浮动 承重 定位 高效 传热 焦炉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浮动承重定位的高效传热半焦炉,它包括布煤装置、换热器装置、承重装置、出焦装置、装焦车和往复顶焦装置;所述布煤装置包括往复布煤器煤斗和布煤器底座,所述布煤器底座设置在往复布煤器煤斗的下方,所述往复布煤器煤斗内设有粉煤,所述布煤器底座底部与换热器装置连接;所述换热器装置包括由上至下依次间隔布置的向右偏移单元和向左偏移单元,所述向右偏移单元和向左偏移单元均包括四层间隔布置的换热模块,最上层的换热模块顶部与布煤器底座底部连接,最下层的换热模块底部与承重装置连接,承重装置与出焦装置连接。本实用新型大大减少了粉煤的飞扬,提高油、气质量,提高了半焦的品质,提高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化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浮动承重定位的高效传热半焦炉。
背景技术
煤的半焦最佳的工艺为:常压隔离空气下在200度温度下干燥600度以下蒸馏后冷却、加温冷却均匀、蒸馏气体能及时顺利的析出、减少蒸馏气体的含尘量、减少分馏气体的二次裂解、外加温方式、干法熄焦、余热利用最大化、减少或消除废水废气的产生;同时能对煤的规格要求低,能处理5MM以下粉煤能力的工艺。
目前国内外用于生产半焦的炉有很多种,大体上分内热式和外热式加温干燥分馏;熄焦方式有干熄和湿熄,以湿熄为主;炉体有一体式和分段式;有对煤直接加热式和间接加热式;炉体的结构是由以非金属耐火材料配合金属材料和以金属材料为主的材料组成;目标是要想达到煤的最佳半焦工艺。
目前大多数种类的半焦炉对煤的规格有要求,要求煤的粒度在5MM以上,以下的只能低价处理;内热式直接加热式产生的煤气因含有其它气体而产生的煤气利用价值不高;内热间接式加热如热焦对粉煤、热陶瓷球对粉煤的加热,存在着设备庞大、工艺复杂且难控制、分馏气体中含尘量大等问题;外热式加热的如多段外热式回转半焦炉,存在着设备庞大、输送机构多、密封困难且易失效等问题。
内热式半焦炉由于结构的原因,内部一般由非金属耐火材料构成,并考虑热胀冷缩而设置伸缩缝,外部由钢结构围护,因此设备庞大,为防止热变形对炉体的加温冷却工艺要求高。
外热式半焦炉可实现煤的最佳半焦工艺,因为煤的半焦温度在600度以下就可以,对其加热的气体可在700度以下;因此外热式半焦炉完全可以用钢制材料制作,现在的高强耐热钢可在1000度以下长期使用,并能耐酸碱;钢制材料制作的加热设备首先要考虑的是钢材的热胀冷缩,特别是大的设备;因为耐热钢从20度加温到100度一米长可伸长1.2-1.5MM,如果整个炉子中长宽有数米,高度有十多米,加温到500多度变形量是很大的,特别是高度方向有几十毫米膨胀量,在炉体中上一个部件与下一个部之间如果有30-60度的温差的话,其变形长宽方向将有几个毫米的差距,这个差距能让上下部件之间连接处造成应力而破坏。因此用钢材制作的半焦炉必须要解决钢材的热胀冷缩对整个炉子的应力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浮动承重定位的高效传热半焦炉,安装简便、抗热变形能力强、传热更均匀,传热效率更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浮动承重定位的高效传热半焦炉,它包括布煤装置、换热器装置、承重装置、出焦装置、装焦车和往复顶焦装置。
所述布煤装置包括往复布煤器煤斗和布煤器底座,所述布煤器底座设置在往复布煤器煤斗的下方,所述往复布煤器煤斗内设有粉煤,所述布煤器底座底部与换热器装置连接;所述换热器装置包括由上至下依次间隔布置的换热模块,所述换热模块包括等距均匀布置的换热单元,所述换热模块上设置有承重块,承重块包括设置在换热单元两边的边承重块和设置在换热单元中间位置的中承重块;最上层的换热模块顶部与布煤器底座底部连接,最下层的换热模块底部与承重模块连接;所述承重模块与出焦装置连接、所述出焦装置下方设置可移动的装焦车,所述装焦车下方设置往复顶焦装置,所述往复顶焦装置包括顶出装置和设置在顶出装置上的活动顶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祖良,未经赵祖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1605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隧道装配式仰拱结构
- 下一篇:多次分流热交换的换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