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四层新型微异型复合丝材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16022.9 | 申请日: | 2019-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1161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31 |
发明(设计)人: | 楼文浪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溪市金铎金属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9/00 | 分类号: | B32B9/00;B32B9/04;B32B15/00;B32B15/04;B32B15/20;B32B3/26;H01H1/02 |
代理公司: | 温州市品创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47 | 代理人: | 程春生 |
地址: | 321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异型 复合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四层新型微异型复合丝材,丝材截面为以中间对称的等腰微异型,丝材截面的斜边与垂线夹角为7°‑10°,丝材包括触点层、连接层、过度层和焊接层,触点层顶部为圆弧形且两侧设有圆角,连接层的厚度为触点层的1/8‑1/10,焊接层设有焊接本体层和焊点,焊接本体层厚度大于或等于焊点厚度,触点层为银氧化锡,连接层为银,过度层为铜,焊接层为锌白铜。本实用新型优点:1.用铜代替锌白铜,大大降低使用成品。2.铜和银的熔融强度更加稳定,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产品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丝材,具体涉及一种四层新型微异型复合丝材。
背景技术
丝材大多做为开关触点使用,基使用范围非常之广,在市声经常的带动下,竞争越来越激烈,原料成本居高不下,为了节省成本,在不影响使用效果的前提下必需要寻找其它原料代替高价原料。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各种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四层新型微异型复合丝材。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是:一种四层新型微异型复合丝材,丝材截面为以中间对称的等腰微异型,丝材截面的斜边与垂线夹角为7°-10°,丝材包括触点层、连接层、过度层和焊接层,触点层顶部为圆弧形且两侧设有圆角,连接层的厚度为触点层的1/8-1/10,焊接层设有焊接本体层和焊点,焊接本体层厚度大于或等于焊点厚度,触点层为银氧化锡,连接层为银,过度层为铜,焊接层为锌白铜。
银氧化锡做为触点层有很好的耐磨性和抗氧化性,银做为银氧化锡和铜的连接层,可以使得二者很好的熔融,解决了银氧化锡和铜无法熔融的问题,银做为连接层,其厚度非常小,在成本上没有影响,铜与锌白铜可以很好的熔融,故用铜代替原本的锌白铜,使得锌白铜只需两个触点的厚度便可。
铜和银的熔融强度更加稳定,故用此四层复合丝材,可完美代替原本的银氧化锡和锌白铜的两层复合丝材。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的技术方案,具有下列优点:1.用铜代替锌白铜,大大降低使用成品。2.铜和银的熔融强度更加稳定,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产品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一种四层新型微异型复合丝材,丝材截面为以中间对称的等腰微异型,丝材截面的斜边与垂线夹角为7°-10°,丝材包括触点层1、连接层2、过度层3和焊接层4,触点层1顶部为圆弧形且两侧设有圆角,连接层2的厚度为触点层1的1/8-1/10,焊接层4设有焊接本体层41和焊点42,焊接本体层41厚度大于或等于焊点42厚度,触点层1为银氧化锡,连接层2为银,过度层3为铜,焊接层4为锌白铜。
银氧化锡做为触点层1有很好的耐磨性和抗氧化性,银做为银氧化锡和铜的连接层,可以使得二者很好的熔融,解决了银氧化锡和铜无法熔融的问题,银做为连接层,其厚度非常小,在成本上没有影响,铜与锌白铜可以很好的熔融,故用铜代替原本的锌白铜,使得锌白铜只需两个触点的厚度便可。
铜和银的熔融强度更加稳定,故用此四层复合丝材,可完美代替原本的银氧化锡和锌白铜的两层复合丝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溪市金铎金属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兰溪市金铎金属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1602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