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转轮超低露点除湿机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15807.4 | 申请日: | 2019-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2038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发明(设计)人: | 徐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轮特环境科技无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3/14 | 分类号: | F24F3/14;F24F13/28 |
代理公司: | 苏州通途佳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67 | 代理人: | 李阳 |
地址: | 214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轮 露点 除湿 机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处理系统技术领域,公开了双转轮超低露点除湿机组,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风阀、第一初效过滤器、第一表冷器和第二表冷器,还包括第一转轮、第二转轮、处理风机和再生支路;第一转轮包括第一处理区和第一再生区第二转轮包括第二处理区、过冷区和第二再生区;经过第二表冷器处理的风依次经过第一转轮的第一处理区、处理风机、第三表冷器、第二转轮的第二处理区、第四表冷器、中效过滤器至工作室。双转轮结构设计,第一转轮处理新风空气,第二转轮处理工作室室内湿度,减少了外界空气对室内湿度的影响,经第一转轮除湿处理后的湿空气才经过第二转轮进行除湿,第一转轮也对第二转轮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延长了第二转轮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处理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双转轮超低露点除湿机组。
背景技术
转轮除湿机属于空调领域的一个分支,现在广泛使用于各行业工作厂房车间、实验室、博物馆等场所。如今,经过对转轮以及除湿机整体机构上的改进已经出现了一些露点低于-20摄氏度的转轮除湿机。而随着我国经济的转型,在新能源、高科技电子等领域对湿度的高水平控制成为不可或缺的条件;目前,市面上也已经有一些双转轮的除湿机组,但还会浪费较多能源,且受外界空气的影响波动较大,效果不稳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利用双转轮处理空气、节约能源、延长第二转轮使用寿命的双转轮低露点除湿机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双转轮超低露点除湿机组,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风阀、第一初效过滤器、第一表冷器和第二表冷器,还包括第一转轮、第二转轮、处理风机和再生支路;所述第一转轮包括第一处理区和第一再生区,所述第二转轮包括第二处理区、过冷区和第二再生区;经过第二表冷器处理的风依次经过第一转轮的第一处理区、处理风机、第三表冷器、第二转轮的第二处理区、第四表冷器、中效过滤器至工作室;所述再生支路设于第三表冷器和第二转轮之间,包括依次连接于第二转轮的过冷区、第一再生加热器、第二再生区、第一再生风机、第一再生区和第二再生风机;所述工作室出风口还设有连接于第一转轮与处理风机之间的第二风阀、连接于第一表冷器与第二表冷器之间的第三风阀。
进一步的是:所述第一处理区和第一再生区组成完整的第一转轮,且第一处理区和第一再生区的面积比为3:1。
进一步的是:所述第二处理区、过冷区和第二再生区组成完整的第二转轮,且第二处理区、第二过冷区、第二再生区的面积比为6:1:1。
进一步的是:还包括第二初效过滤器,所述第二初效过滤器连接于所述第二转轮的过冷区与第一再生加热器之间。
进一步的是:还包括第二再生加热器,所述第二再生加热器连接于第一再生风机与第一转轮再生区之间。
进一步的是:所述第二转轮为硅胶除湿转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双转轮结构设计合理,在工作室的出风口设置两个风阀分别连接到第一表冷器与第二表冷器之间、第一转轮与处理风机之间,有效提高了处理效率;设计两个转轮,第一转轮主要处理新风空气,第二转轮处理室内湿度,减少了外界空气对室内湿度的影响,同时第一转轮也保护了第二转轮,延长了第二转轮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1、第一风阀;12、第二风阀;13、第三风阀;21、第一初效过滤器;22、第二初效过滤器;23、中效过滤器;31、第一表冷器;32、第二表冷器;33、第三表冷器;34、第四表冷器;41、处理风机;42、第一再生风机;43、第二再生风机;51、第一再生加热器;52、第二再生加热器;61、第一处理区;62、第一再生区;71、第二处理区;72、过冷区;73、第二再生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轮特环境科技无锡有限公司,未经轮特环境科技无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1580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