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A柱预粘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15777.7 | 申请日: | 2019-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6131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5 |
发明(设计)人: | 宋善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河西(大连)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B11/00 | 分类号: | F16B11/00 |
代理公司: | 沈阳利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209 | 代理人: | 吴维敬 |
地址: | 116021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粘贴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A柱预粘贴装置,包括装置底座,所述装置底座顶部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框板,所述固定框板内侧底部中间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缸,所述电动伸缩缸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底部中间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底部均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部分别安装有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本实用新型通过固定块内的真空吸盘以及固定块上的固定杆和挤压橡胶筒,不仅可以利用真空吸盘将材料吸附住进行粘贴,而且在粘贴完成后,能够经过挤压橡胶筒挤压材料,便于增加材料贴合的紧密性,有利于更为实用的使用一种汽车A柱预粘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A柱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汽车A柱预粘贴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A柱是汽车的组成部分之一,汽车零部件的生产厂家在进行前A柱部分的生产或装配时,需要在硬质的芯材表面覆盖一层柔性的皮质材料,并利用工具将二者压合为一体结构,而在压合之前,需要将二者进行预粘贴处理,以获得较好的结合效果,传统上由于没有针对预粘贴定位的装置,因此都是由操作人员手工完成,这就存在着生产效率低、劳动强度大,难以保证品质等诸多问题,不仅如此在粘贴完成后,有些材料贴合不是很紧密,因此,我们提出一种汽车A柱预粘贴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A柱预粘贴装置,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A柱预粘贴装置,包括装置底座,所述装置底座顶部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框板,所述固定框板内侧底部中间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缸,所述电动伸缩缸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底部中间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底部均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部分别安装有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左右两侧分别贯穿于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所述固定板顶部左侧固定连接有真空泵,所述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内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外侧活动连接有挤压橡胶筒,所述固定板底部左右两侧均安装有第一红外对射传感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真空泵左侧通过第一吸管连接有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右侧通过第二吸管连接有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底部均连接有竖吸管,所述竖吸管底部连接有真空吸盘。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固定框板内侧左右两端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一侧固定连接有夹持板,所述夹持板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红外对射传感器,所述夹持板内侧粘合有橡胶缓冲垫。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装置底座前侧中间安装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前侧底部右端安装有单片机,所述单片机的型号为MSP-430。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红外对射传感器和第二红外对射传感器的型号为LX12,所述第一红外对射传感器和第二红外对射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与单片机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单片机的信号输出端与显示屏和电动伸缩杆的信号输入端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固定块内的真空吸盘以及固定块上的固定杆和挤压橡胶筒,不仅可以利用真空吸盘将材料吸附住进行粘贴,而且在粘贴完成后,能够经过挤压橡胶筒挤压材料,便于增加材料贴合的紧密性,有利于更为实用的使用一种汽车A柱预粘贴装置。
2.本实用新型通过固定板上的第一红外对射传感器和夹持板上的第二红外对射传感器,可以利用第一红外对射传感器和第二红外对射传感器进行定位,省去了人工手动定位,有利于更为实用的使用一种汽车A柱预粘贴装置。
3.本实用新型通过夹持板上的橡胶缓冲垫,可以对汽车A柱进行缓冲,避免了在夹持的过程中汽车A柱造成损坏,有利于更为实用的使用一种汽车A柱预粘贴装置。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河西(大连)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未经东风河西(大连)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1577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前后门板用螺丝机
- 下一篇:一种实验型开炼机机械调距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