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转向机内转向杆锁紧用防转动粉末冶金紧固座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15772.4 | 申请日: | 2019-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4941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7 |
发明(设计)人: | 倪敏俊;孙强;孟凡华;李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汽车粉末冶金(莱芜)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7/20 | 分类号: | B62D7/20;B22F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1105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转向 杆锁紧用防 转动 粉末冶金 紧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汽车转向机内转向杆锁紧用防转动粉末冶金紧固座,包括长方形定位盘和螺栓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长方形定位盘的前侧面板中部固定设有长方形定位凸台,长方形定位凸台位于凸条形定位面与弧形面之间,长方形定位凸台与长方形定位盘成型为一体,长方形定位盘和长方形定位凸台的中部设有贯通的螺栓孔,在长方形定位盘的两侧壁上分别设有凹口,在长方形定位盘的后侧面板的中部设有横向弧面,横向弧面位于两个凹口之间,长方形定位凸台的前端面为平面,螺栓孔的中心轴线与横向弧面的中线轴线垂直相交。本实用新型采用粉末冶金烧结成型一整体,制作成本低、容易定型批量生产,也不容易锈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转向机内转向杆锁紧用紧固座的改进,具体地说是一种汽车转向机内转向杆锁紧用防转动粉末冶金紧固座,在旋转紧固螺栓时,能防止随之转动。
背景技术
紧固座有多种,根据用途不同,使用目的不同,其形状、大小也不一样。本实用新型是针对汽车转向机内转向杆锁紧用紧固座进行改进,该紧固座的结构,包括长方形定位盘、圆形定位台和螺栓孔,圆形定位台处在长方形定位盘的中部,螺栓孔设在长方形定位盘和圆形定位台的中心,其螺栓孔的轴心在一条直线上,圆形定位台和长方形定位盘的定位面与支撑面均为平面。这种紧固座的不足在于:由于圆形定位台为圆形,在转向杆锁紧过程中没有防转功能,所以在锁紧时比较费力,且不牢固,不能实现自定位;另外,由于目前所使用的紧固座,采用钢件机加工而成,所以加工复杂,成本高,不容易定型和批量生产;由于材质为钢材,所以容易被腐蚀。
通过检索可知,目前尚未见在旋转紧固螺栓时,能够防止紧固座随之转动,且加工成本低、容易批量定型生产的汽车转向机内转向杆锁紧用防转动粉末冶金紧固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旋转紧固螺栓时,能够防止紧固座随之转动,且加工成本低、容易批量定型生产的汽车转向机内转向杆锁紧用防转动粉末冶金紧固座。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汽车转向机内转向杆锁紧用防转动粉末冶金紧固座,包括长方形定位盘和螺栓孔;所述长方形定位盘的上部前侧面板上固定设有凸条形定位面,所述长方形定位盘的下端固定设有凸条形支撑面,长方形定位盘的下部前侧面与凸条形支撑面之间通过弧形面过渡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长方形定位盘的前侧面板中部固定设有长方形定位凸台,长方形定位凸台位于凸条形定位面与弧形面之间,长方形定位凸台与长方形定位盘成型为一体,长方形定位盘和长方形定位凸台的中部设有贯通的螺栓孔,在长方形定位盘的两侧壁上分别设有凹口,在长方形定位盘的后侧面板的中部设有横向弧面,横向弧面位于两个凹口之间,长方形定位凸台的前端面为平面,螺栓孔的中心轴线与横向弧面的中线轴线垂直相交。
所述的长方形定位盘的宽度为30mm,螺栓孔的直径为8.0mm,螺栓孔轴线与长方形定位盘的上端之间的距离为15.0mm,螺栓孔轴线与凸条形支撑面的下端之间的距离为22.7mm;所述的长方形定位凸台的横向长度为20.0mm,纵向宽度为13.0mm,相对于长方形定位盘的高度为9.5mm;所述的凹口的宽度为15.0mm,凹口的深度为2.5mm;所述的横向弧面的宽度为15.0mm;所述的凸条形定位面的宽度为5.0mm,相对于长方形定位盘的高度为0.6mm;所述的凸条形支撑面的宽度为6.1mm,相对于长方形定位盘的高度为4.9mm,凸条形支撑面的中心轴线与螺栓孔轴线之间的距离为19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目前汽车转向机内部使用的紧固座相比,本实用新型由于将圆形的定位台改成长方形定位凸台,螺栓孔从长方形定位凸台穿过,长方形定位凸台的面积大于圆形定位台,旋转时摩擦力的力矩加大,所以,当紧固螺栓在螺栓孔内拧紧时,长方形定位凸台不容易随之转动,从而提高了自定位性能;由于采用粉末冶金,经过配料、混料、装模、压制、烧结成型一整体,所以制作成本低、容易定型批量生产,也不容易锈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主视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汽车粉末冶金(莱芜)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汽车粉末冶金(莱芜)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1577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