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蜂窝发热体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13653.5 | 申请日: | 2019-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9164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30 |
发明(设计)人: | 刘凯;陈琦;潘叶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帝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D14/14 | 分类号: | F23D14/14;F23D14/46;F24C3/06;F24C3/08 |
代理公司: | 中山奇昱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57 | 代理人: | 黄国清 |
地址: | 5284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蜂窝 发热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蜂窝发热体,包括具有空腔的发热体外框和发热结构,所述发热体外框的底部设有若干供燃气通过的进气口且其顶部设有火孔,所述空腔内充填有由若干所述发热结构构成的发热层,所述发热结构设有供燃气通过的通孔和/或所述发热结构之间形成有供燃气通过的孔隙。本实用新型的蜂窝发热体,其结构简单,便于快速装配,热震性好,不易开裂,使用寿命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气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红外燃气灶上的蜂窝体。
背景技术
市面上红外灶的蜂窝体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以耐高温的陶瓷材料成型而成,另一类是以耐高温的金属薄带盘绕而成。针对陶瓷蜂窝体易开裂的问题,通过在材料以及工艺等领域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只能缓解不能根治易开裂问题,并且陶瓷蜂窝体因为强度方面的考量,结构基本为平板状,对产品外观设计限制较多。金属薄带盘绕式的蜂窝体因为金属材料较好的耐热震性和质感受到市场的欢迎,但盘绕的方式也限制了蜂窝体的外轮廓形状设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蜂窝发热体,其结构简单,不易开裂。
根据上述提供的一种蜂窝发热体,其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蜂窝发热体,包括具有空腔的发热体外框和发热结构,所述发热体外框的底部设有若干供燃气通过的进气口且其顶部设有火孔,所述空腔内充填有由若干所述发热结构构成的发热层,所述发热结构设有供燃气通过的通孔和/或所述发热结构之间形成有供燃气通过的孔隙。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发热层由水平排布成一层的若干所述发热结构构成,所述发热结构设有所述通孔和/或所述发热结构之间形成有孔隙。
进一步地,所述发热结构设有所述通孔,所述通孔呈由下向上倾斜或者垂直向上布置;或者所述发热结构设有所述通孔,并且所述发热结构之间形成有孔隙,所述通孔与所述进气口或/和所述孔隙相连通。
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发热层由相互堆叠的若干所述发热结构构成。
进一步地,所述发热结构设有所述通孔,在垂直方向上相邻所述通孔相连通;或者所述发热结构之间形成有所述孔隙,在垂直方向上相邻所述孔隙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发热结构设有所述通孔,并且所述发热结构之间形成有孔隙,所述通孔与相邻的所述通孔和/或相邻的所述孔隙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通孔呈由下向上倾斜或者垂直向上布置。
进一步地,在垂直方向上相邻所述通孔相连通,或者在垂直方向上所述通孔与相邻所述孔隙相连通。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发热结构包括具有所述通孔的燃烧管和间隔设置在所述燃烧管外表面的若干凸棱,所述凸棱之间形成有供燃气通过的沟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蜂窝发热体,其结构简单,通过在发热体外框内柔性充填由若干发热结构构成的发热层,省去了焊接固定工序,有利于快速装配;
2、本实用新型的蜂窝发热体,与疏松的陶瓷蜂窝体和金属薄带盘绕式蜂窝体相比,热震性更好,更不易开裂,有利于延长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蜂窝发热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蜂窝发热体的剖视图,图中以发热结构规则排列为例;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发热体外框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蜂窝发热体的俯视图,图中隐去了发热体外框的顶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帝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华帝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1365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